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複又的意思、複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複又的解釋

猶言又;再一次。

出處: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盧 相 邁 不食鹽醋,同列問之:‘足下不食鹽醋,何堪?’ 邁 笑而答曰:‘足下終日食鹽醋,複又何堪矣。!’”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一回兒才得回來,複又出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複又"是一個漢語副詞,用于表示動作或情況的重複發生或再次出現,相當于“再次”、“又一次”、“重新”。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 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表示重複或再次

    • "複"本身有"重複"、"再"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 "又"也表示"重複"、"繼續"(《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 兩者結合,"複又"強調同一動作、行為或狀态在之前發生的基礎上又一次出現。
  2. 強調意味:

    • 相較于單用"又"或"再","複又"帶有更強的書面語色彩和一定的強調意味,突出動作或情況并非首次發生,而是重現或延續。

二、 用法特點

  1. 修飾動詞: 主要用在動詞前,修飾動詞,表示該動作再次進行。

    • 例:他思索片刻,複又提筆疾書。(強調“提筆”這個動作在中斷後再次開始)
    • 例:風波平息後,生活複又歸于平靜。(強調“歸于平靜”的狀态重新出現)
    • 來源:此用法在古今漢語中均常見,體現了副詞的基本功能(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1980年)。
  2. 書面語色彩:

    • "複又"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低于"又"、"再"、"再次"等詞,更常見于書面語、文學作品或較為正式的場合,以增強文雅或莊重感。
    • 來源:現代漢語副詞系統具有語體差異特征(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學林出版社,2000年)。

三、 詞源與演變

  1. 古已有之: "複又"作為副詞表示"再次"的用法在古代漢語中就已存在,并延續至今。
    • 例(古):"居無何,上至,複又怒。"(《史記·绛侯周勃世家》)
    • 來源:古代漢語副詞研究證實其曆史延續性(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語文出版社,1992年)。
  2. 現代沿用: 在現代漢語中,它保留了核心的"再次"義,但主要活躍在特定語體(書面、文學)中。

四、 現代語料示例

“複又”是一個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副詞,核心意義是“再次”、“又一次”,用于修飾動詞,強調動作、行為或狀态在原有基礎上的重複發生或重新出現。其構成體現了“複”與“又”在表重複義上的疊加,在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于書面語體和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

“複又”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fù yòu,表示動作或狀态的重複發生,相當于“再次”“又”或“重新”。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用法與例句

  1. 表示重複動作

    • 例1:他剛坐下,複又起身查看門外的動靜。(《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 例2:夏日的倦鳥飛離窗前,複又鳴唱。(例句)
  2. 強調遞進或轉折

    • 例:琴聲未止,箫聲複又加入,更顯悠揚。(例句)

古籍與權威引用


注意事項

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矮陋卞璧玺不可耐財施草菅澄徹陳人愁雲慘淡慈睦玼瑕打寮動粗二道毛子惡戲甘顔歌台舞榭乖亂歸行果達鴻路鴻儒換茬華英将作少府薦椎較長絜短機舂驚汗盡如人意九梁朝冠機中錦字開禁抗想阃外诔德蠻淫冥暗茗邈旁門左道漂樐撇呆打堕譬類搶步鏒金碕角契契诠訂羣穢取憎人稱石棉瓦殊政挺挺兔兒爺推處推恩相柳小蓬萊邪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