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有的兄長。言其賢明過人。《書·康诰》:“乃寡兄勗。” 孫星衍 疏:“《詩·思齊》‘刑于寡妻’,箋雲:‘寡妻,寡有之妻,言賢也。《書》曰:乃寡兄勗。’言殪 殷 受命、承 文王 之志者,是乃寡有之兄 武王 勉為之。”一說大兄。見 曾運乾 《尚書正讀》卷四。又一說指嫡兄。見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寡兄解》。
“寡兄”的漢語詞典釋義及文獻溯源
“寡兄”為古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寡”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少也”,《漢語大詞典》引申為“獨居者”,亦作君主謙稱(如“寡人”)。
“兄”指同輩年長男性親屬,《爾雅·釋親》定義為“男子先生為兄”。
組合後,“寡兄”特指德行或地位特殊的兄長,見于《尚書·康诰》:“乃寡兄勖”,東漢馬融注:“武王,周公兄也”,此處周成王稱武王為“寡兄”,含敬重與謙卑雙重語義。
二、經典文獻用例
《尚書正義》引孔穎達疏:“‘寡’猶‘特’也,謂特有聖德之兄”,強調兄長才能卓然。《詩經·大雅·思齊》“刑于寡妻”句,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出“寡兄”與“寡妻”對稱,皆含“獨一無二”之義。
三、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為“少有的兄長;對德高兄長的敬稱”,引證《尚書》及清代王引之《經義述聞》考據,佐證其曆史語義流變。
“寡兄”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需結合古典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古典文獻中的特殊含義(源于《尚書》)
現代漢語中的含義
注意:古典用法多出現于曆史文獻,現代日常交流中一般使用其字面或比喻義。若涉及古文解讀,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凹坑包銀表述并世超手回廊沖浪闆寵行出借怛悼吊盤砥石驐鷄反間梵樓綱維格制光爛關系鼓絕國謀皇羲火上弄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膠杯椒房親椒舉班荊戒子謹攝進時金無足赤九旗霁野句斷狙害吏科禮食蔓辭渑淄名察拿印把兒你們千峰百嶂欠伸青幡圈盤腿儒庠善經聲家神仙尉壽身私贓檀痕叨光塔什幹天帝添鹽着醋汪坑無間閑清小鹿兒心頭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