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韬三略的意思、六韬三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韬三略的解釋

兵書名。即托名 姜太公 撰的《六韬》與舊題 秦 黃石公 撰的《三略》。後借指兵書,兵法。 唐 黃滔 《祭南海南平王》:“天生大賢,濬六韜三略之才謀。” 元 耶律楚材 《用前韻送王君玉西征》詩之二:“五車書史豈勞力,六韜三略無不通。”《水浒傳》第八五回:“更兼軍師文武足備,智謀并優,六韜三略,無有不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六韬三略”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重要術語,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一、詞義與來源

  1. 讀音與構成
    該詞讀作liù tāo sān lüè(拼音:ㄌㄧㄡˋ ㄊㄠ ㄙㄢ ㄌㄩㄝˋ),由《六韬》和《三略》兩部兵書合稱而來。

  2. 原指兵書

    • 《六韬》:傳為周代姜太公(呂望)所著,分《文韬》《武韬》《龍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共61篇,内容涵蓋戰略、戰術、軍隊組織等,是先秦軍事思想的集大成者。
    • 《三略》:舊題秦代黃石公撰,側重政治謀略與軍事哲學,強調“以柔克剛”的治國用兵之道。
  3. 引申義
    後泛指兵法謀略或統兵作戰的才能,如唐代黃滔《祭南海南平王》中“天生大賢,浚六韬三略之才謀”。


二、曆史地位與影響


三、用法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内容,可參考《六韬》原文或相關軍事史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六韬三略》是什麼意思

《六韬三略》是一部古代軍事兵法著作,目前僅存的殘篇來自于戰國時期。它是一部重要的兵法書籍,其中包含着豐富的戰争戰略和智慧,對于指導軍事作戰具有重要的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六韬三略》這個詞可以拆分為:

《六韬三略》的來源

《六韬三略》的作者和真實的成書時間已經無法考證,但推測應該出自戰國時期。這本書最早可能由魏國劉締所撰寫,内容後來被趙國所采納并正式編纂成書。然而,《六韬三略》的原書已經失傳,現存的版本是後來的整理和補充。

《六韬三略》的繁體字

《六韬三略》這個詞在繁體字中保持不變,仍然用「六韬三略」來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對于《六韬三略》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仍然以現代漢字中的「六韬三略」為基礎,采用類似的形狀和結構進行書寫。

例句

有關《六韬三略》的例句如下:

「學習《六韬三略》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古代軍事戰略。」

組詞

與《六韬三略》相關的組詞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六韬三略》近義的詞彙有「軍策」、「兵書」等,它們都指代古代的軍事兵法著作。而沒有明顯的反義詞與《六韬三略》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