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鳥因羽色美麗而被殘害。喻人因露才遭嫉而受禍。《太平禦覽》卷九八三引《蘇子》:“蘭以芳自6*燒,膏以肥自焫,翠以羽殃身,蚌以珠緻破。”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翠以羽殃身漢語 快速查詢。
"翠以羽殃身"屬于漢語中的典故類成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字面釋義 該成語由"翠""羽""殃""身"四個語素構成:"翠"指翠鳥,屬翡翠科鳥類;"羽"即羽毛;"殃"表示災禍;"身"指本體。字面理解為"翠鳥因羽毛招緻災禍",典出《淮南子·說林訓》"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翠以羽殃身,蚌以珠緻裂"。《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第9卷第147頁對此有明确記載。
二、文化引申 該成語承載中國古代哲學中的辯證思維,揭示"物性優劣兼具"的深層哲理。晉代郭璞《翡翠贊》雲"翠雀麋鳥,越在南海。羽不供用,肉不足宰。懷璧其罪,賈害以采",通過文學創作深化了這層寓意。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第312頁對此類典故的哲學内涵有專門論述。
三、現實映射 在現代漢語使用中,該成語多用于警示"事物優勢可能轉化為風險"的辯證關系。例如在環境保護領域,學者王立群在《生态語言學》中引用該典故,論證生物特性與生存環境的關系(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這種用法延續了成語"以物喻理"的傳統修辭功能。
“翠以羽殃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因自身優點招緻災禍”。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典故細節或使用案例,可參考《太平禦覽》《新論》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7)。
比戶可封不見天日不露鋒芒菜馔叉港長書丞參陳舊沉着出胸鈍漢多歲飛刃豐城獄浮月蓋飯幹脯革俗個展枸桹關戒寡智古始漢策和碩喉舌假妪金陀款叙括戶靈砂淪弊論説冒受旻宇秾緻憑白無故品樣青绮氣應群蟻附膻區種燃眉人不自安镕液伸大拇哥生房十道實實在在壽不壓職司天損友踏沉船談心逃返武教獻豆小曲心浮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