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木則楓柙櫲樟,栟櫚枸桹。” 劉逵 注引《異物志》:“枸桹,樹也。直而高,其用與栟櫚同。栟櫚,出 武陵山 ;枸桹,出 廣州 。”一本作“ 枸榔 ”。
“枸桹”是一個較為冷僻的古代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文獻考證。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木名
“枸桹”指一種樹木,常見于古代文學典籍。例如《文選·左思<吳都賦>》記載:“木則楓柙櫲樟,栟櫚枸桹”,劉逵注解引《異物志》稱其“直而高,用途與栟櫚(棕榈)相似”,并提到産地為廣州。
形态與用途
該樹樹幹筆直且高大,材質與棕榈相近,可能用于建築或器具制作,但具體細節因記載簡略而存疑。
建議進一步查閱《異物志》《吳都賦》等原始文獻,或專業植物學資料以獲取更準确信息。
《枸桹》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gǒu piǎo。它有兩個基本意思:
1. 單指指枸橼果實:枸桹果實形狀圓形,而色澤呈現淡黃色,口感酸澀。它是柑橘的一種,有着豐富的維生素C,經常被用來制作果醬、果汁等。
2. 比喻處境困難或事态嚴重:這個意思主要來自于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引用,用來形容事情嚴峻或困難。
枸桹的部首是木(mù),它是從“朱桀義父”象形加上木字旁構成的。枸桹總共有10個筆畫。
枸桹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三年》這篇古代文獻中。《左傳》是中國古代史書之一,記錄了春秋時期的曆史和事件。在這篇文章中,枸桹是用來形容事情嚴峻的。
枸桹的繁體字形為「枸槼」。
在古代,枸桹的寫法和現代有一些不同。它的古代寫法為「枸柊」。
1. 枸桹果醬非常美味,混合了酸甜的口感。
2. 這個項目經曆了許多困難和挑戰,真可以說是進退兩難,堪稱枸桹之境。
組詞:枸桹果、枸橼果汁、枸橼樹。
近義詞:柑橘、橙子。
反義詞:平穩、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