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鸟因羽色美丽而被残害。喻人因露才遭嫉而受祸。《太平御览》卷九八三引《苏子》:“兰以芳自6*烧,膏以肥自焫,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翠以羽殃身汉语 快速查询。
"翠以羽殃身"属于汉语中的典故类成语,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字面释义 该成语由"翠""羽""殃""身"四个语素构成:"翠"指翠鸟,属翡翠科鸟类;"羽"即羽毛;"殃"表示灾祸;"身"指本体。字面理解为"翠鸟因羽毛招致灾祸",典出《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裂"。《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第9卷第147页对此有明确记载。
二、文化引申 该成语承载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揭示"物性优劣兼具"的深层哲理。晋代郭璞《翡翠赞》云"翠雀麋鸟,越在南海。羽不供用,肉不足宰。怀璧其罪,贾害以采",通过文学创作深化了这层寓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第312页对此类典故的哲学内涵有专门论述。
三、现实映射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该成语多用于警示"事物优势可能转化为风险"的辩证关系。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学者王立群在《生态语言学》中引用该典故,论证生物特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这种用法延续了成语"以物喻理"的传统修辞功能。
“翠以羽殃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可概括为“因自身优点招致灾祸”。以下为详细解释:
如需更多典故细节或使用案例,可参考《太平御览》《新论》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如、7)。
白意避祸冰瓯宾筵不言藏机牀敷道禁打圆场得兼多蝇仿羊皮纸坟封妇言妇幼贵弟裹胁和均狠鸷宏轨花片画一鹘嘲昏昏沉沉霍食疾风知劲草镜监浸濡九暑君门肯构科仪良商良游罗惹露网车蒙鸿挪挲乒乓球运动披云雾迫唶牵附毬露锦曲鞠忍死软木少客胜邪神筭守母数叨曙华水局水心説戏酸耿贪欲无厌天应详致谢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