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浮氣粗的意思、心浮氣粗的詳細解釋
心浮氣粗的解釋
見“ 心粗氣浮 ”。
詞語分解
- 心浮的解釋 内心浮躁;不穩重
- 氣粗的解釋 ∶脾氣暴躁我這個人氣粗,大家多擔待着點 ∶氣盛;氣壯財大氣粗
網絡擴展解釋
“心浮氣粗”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含義:形容人做事不細心、性情浮躁,缺乏沉穩的态度。該成語與“心粗氣浮”同義,常用來批評人因急躁而忽略細節。
- 出處:最早見于茅盾的小說《第一階段的故事》第八章:“我們年青人,心浮氣粗是有的,可是沒有成見。”
結構分析
- 心浮:指内心浮躁,情緒不穩定;
- 氣粗:指言行粗率,缺乏細緻考量。
兩者結合,強調因情緒波動導緻行為草率。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人在壓力、緊張或缺乏經驗時的表現,例如考試前的焦慮、處理突發事件的慌亂等。
- 也可用于提醒他人需保持冷靜,如:“做事切忌心浮氣粗,否則容易出錯。”
例句參考
- “她心浮氣粗,面對突發狀況時完全失了方寸。”
- “年輕人經驗不足,難免心浮氣粗,需多加磨煉。”
補充說明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或定語,如“他心浮氣粗地處理了問題”。
- 近義詞:心粗氣浮、毛手毛腳;
- 反義詞:心平氣和、沉着冷靜。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文學類工具書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心浮氣粗的意思
《心浮氣粗》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心情浮躁,情緒暴躁易怒的狀态。在面對挫折、困難或者不順心的事情時,人們常常會出現心情不穩定、易怒的情況,這時就可以用《心浮氣粗》來形容這種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心浮氣粗》這個成語包含了四個漢字。按照部首和筆畫來拆分,其中:
- 心:拆分部首為忄,筆畫數為4。
- 浮:拆分部首為氵,筆畫數為10。
- 氣:拆分部首為氣,筆畫數為4。
- 粗:拆分部首為米,筆畫數為11。
來源
《心浮氣粗》這個成語出自明代的小說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具體故事内容是一個叫杜蕊的人,心情不好時經常對待他人态度惡劣、發脾氣。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自己的心情而傷害他人。
繁體
《心浮氣粗》的繁體字為「心浮氣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體的形狀和結構與現在有所不同。古時候「心浮氣粗」成語的字體寫法可能與今天的稍有不同,然而整體的意義和拼寫方式并沒有變化。
例句
1. 最近工作壓力很大,容易心浮氣粗。
2. 他遇到一點挫折就心浮氣粗,完全沒有耐心去解決問題。
組詞
心懷忐忑、氣喘籲籲、粗魯無禮
近義詞
急躁、暴躁、易怒
反義詞
心平靜和、平和從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