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記戶口。《北齊書·循吏傳·宋世良》:“尋為殿中侍禦史,詣 河 北括戶,大獲浮惰。”《舊唐書·宇文融韋堅等傳論》:“ 宇文融 、 韋堅 、 楊慎矜 、 王鉷 ,皆 開元 之倖人也,或以括戶取媚,或以漕運承恩,或以聚貨得權,或以剝下獲寵,負勢自用,人莫敢違。”
“括戶”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區分:
成語含義(比喻義)
指門戶緊閉、不對外開放,比喻人或地方拒絕與外界交流。
曆史/行政術語(本義)
指登記或清查戶口,特指古代政府通過檢查戶口,将隱漏、逃亡人口重新納入戶籍管理的政策,又稱“括客”。
文獻例證:
《舊唐書》提到宇文融因“括戶取媚”受寵,反映唐代曾通過清查戶口鞏固統治。
提示:現代語境中,“括戶”多用于學術或曆史讨論,日常交流中更常見其比喻義。
括戶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于形容一個家庭内所有的人口都湊在一起生活的情景。這個詞語可以表示一種家庭團聚或親密的狀态,在一些文學作品中也常用來描繪人們和睦相處的情景。
括戶的部首是手,共有8個筆畫。
括戶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言》一書中。根據文獻記載,括戶最初用于描述人們相互擁抱、團結一心的場景,後來逐漸演變為表示整個家庭的家人皆在一起的意義。
括戶的繁體字為「括戶」。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括戶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過去的寫法中,「戶」字下方多有一畫表示房屋的形狀,整個字形更加貼合實際,更具立體感。
1. 在這個括戶的家庭裡,每晚都會聚在一起共進晚餐。
2. 再大的風雨也無法影響他們的括戶情誼。
括撲(擁抱)、括弧(括號)、承括(承受家庭重擔)、括約(約束家人行為)
團聚、親密、合家歡
分離、疏遠、不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