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坐關守戒。借指佛教的戒律。 唐 範摅 《雲溪友議》卷三:“又於 曹溪 探 擇氏 關戒,遂披僧服焉。”
“關戒”是佛教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指佛教徒通過坐關(閉關修行)與守戒(遵守戒律)相結合的修行方式,也代指佛教戒律本身。該詞由“關”(閉門修行)和“戒”(持守戒律)兩部分構成,強調修行者通過隔離外界幹擾來專注持戒。
修行方式
指僧人閉關期間嚴格持戒的行為,如唐代範摅《雲溪友議》記載僧人“探擇氏關戒,遂披僧服”,說明這是正式受戒的修行階段。
戒律代稱
特指佛教核心戒律體系,如提到的“八關戒”,即佛教重要戒律“八關齋戒”,包含不殺生、不偷盜等八項基本戒條。
唐代文獻已出現該詞使用,如《缽塔院如大師》詩中“每歲授八關戒者九度”,反映唐代佛教對關戒儀式的重視。
通過隔離塵世幹擾,幫助修行者更專注地實踐戒律,最終達到身心清淨的修行目标。這一概念體現了佛教止觀雙修的思想内核。
提示:若需了解“八關齋戒”等具體戒律内容,可查閱佛教經典或寺院戒本。
關戒是一個漢字詞彙,由“關”和“戒”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關”為左右結構,部首是關部,總筆畫為6劃;
- “戒”為左右結構,部首是戈部,總筆畫為7劃。
來源:
《康熙字典》将“關戒”解釋為“提防,戒備”的意思。在古代,戰争時期或有盜賊出沒的地方,人們常常需要關注周圍的一切動靜并保持警惕。
繁體:
繁體字“關戒”與簡化字“關戒”意思相同,隻是在書寫形式上稍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有所不同。關戒這個詞在古時的寫法可能是“關戒”,用了較多的繁體字。
例句:
1. 在這個城市,我們應該時刻保持關戒,提防周圍的盜賊。
2. 我們需要對網絡安全問題保持高度的關戒,以免受到黑客攻擊。
組詞:
關切、關注、警戒、防戒等。
近義詞:
提防、防備、戒備。
反義詞:
不在意、放松、疏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