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犷的意思、麤犷的詳細解釋
麤犷的解釋
亦作“麁獷”。亦作“麄獷”。粗野;粗魯。《華嚴經·十住品》:“親近一切善知識,發言和悅離麁獷。”《陳書·陳方泰傳》:“ 方泰 少麤獷,與諸惡少年羣聚,遊逸無度。”《周書·耿豪傳》:“ 豪 少麄獷,有武藝,好以氣淩人。”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職掌紀略》:“其實事久弊生,冥頑貪詐,或麤獷兇猾。”
詞語分解
- 麤的解釋 麤 ū 同“粗”。 筆畫數:; 部首:鹿; 筆順編號:
- 犷的解釋 犷 (獷) ǎ 粗野:粗犷。犷悍。 筆畫數:; 部首:犭;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麤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ū guǎng,由“麤”(上下結構)和“犷”(左右結構)組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釋義
- 粗野、粗魯:如《周書·耿豪傳》提到“豪少麄獷,有武藝,好以氣淩人”,形容性格粗魯、行事莽撞。
- 豪放、不拘小節:結合“麤”(粗糙)與“犷”(勇猛),也指性格豪邁、直率,如形容人行事風格粗犷灑脫。
2.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為,如“麤犷的草原漢子”“作風麤犷”。
- 部分文獻中帶貶義,如《陳書·陳方泰傳》批評其“少麤獷,與惡少年群聚”。
3.曆史文獻例證
- 《華嚴經·十住品》強調“發言和悅離麁獷”,倡導避免粗野言行。
- 明代劉若愚在《酌中志》中用“麤獷兇猾”批評某些内臣的品性。
4.與“犷”的關聯
- “犷”本義為犬兇猛(《說文解字》),後引申為強悍不馴,如“粗犷”“犷悍”等詞。
“麤犷”在不同語境中可褒可貶,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需更多文獻例證,可參考《周書》《陳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好的,我會盡力提供相關内容。請稍等片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