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子洗馬的意思、太子洗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子洗馬的解釋

官名。 漢 置,太子屬官。《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 顔師古 注:“ 張晏 曰:‘先馬,員十六人,秩比謁者。’ 如淳 曰:‘前驅也。《國語》曰: 句踐 親為 夫差 先馬。先或作洗也。’”《後漢書·百官志四》:“太子洗馬,比六百石。本注曰:《舊注》雲,員十六人,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在前導威儀。” 晉 陸機 《答賈谧》詩序:“餘昔為太子洗馬, 魯公 賈長淵 以散騎常侍侍東宮積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太子洗馬”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東宮官職,其含義與字面差異較大,需從以下方面理解:

  1. 名稱溯源與讀音
    該官職原寫作“太子先馬”,源于秦代,“先”即前導之意,指太子出行時騎馬開道的侍從官。漢代因文字演變,“先馬”被誤抄為“洗馬”(“洗”通“先”,音xiǎn),并沿用至明清。

  2. 職能演變

    • 秦漢時期:主要負責太子出行儀仗,秩比六百石,地位較高。
    • 晉代後:逐漸轉為掌管東宮圖籍,南朝梁設“典經局洗馬”,唐代隸屬司經局,清代定為從五品。
    • 核心作用:輔佐太子學習政事、文理,是培養儲君的重要職位。
  3. 曆史典故與誤解
    明朝官員劉定之升任洗馬時,曾被兵部侍郎調侃“一天洗多少馬”,成為古人望文生義的典型笑談。清代張之洞、唐代魏征等名臣均擔任過此職,可見其實際地位遠超字面含義。

太子洗馬(xiǎn mǎ)是兼具儀仗、文教職能的東宮屬官,名稱演變反映了古代文字通假現象,其職責隨朝代更疊從實務轉向文教,屬于儲君培養體系中的重要角色。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太子洗馬的意思

《太子洗馬》是一種成語,形容寵信過盛,為了滿足某人的需求而過度奉承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太(夫、一)子(子、一)洗(宀、左、氵)馬(馬、中、一)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封建制度運作十分嚴格。洗馬是指為貴族太子洗澡,而太子則是貴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代表着權威和地位。因此,太子洗馬一詞衍生出來,用以形容人們對權貴的過分奉承。

繁體

太子洗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太子洗馬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太字的“夫”部字寫作“乂”,字體稍有變化,而“洗”旁的三點曾經是“彐”。

例句

他對上司巴結得太過分了,簡直就像在太子洗馬。

組詞

太監、太狼、洗淨、洗澡、馬車

近義詞

拍馬屁、奴顔媚骨、巴結、馬屁精

反義詞

抱殘守缺、脫離塵埃、獨立自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