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犷的意思、麤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犷的解释

亦作“麁獷”。亦作“麄獷”。粗野;粗鲁。《华严经·十住品》:“亲近一切善知识,发言和悦离麁獷。”《陈书·陈方泰传》:“ 方泰 少麤獷,与诸恶少年羣聚,游逸无度。”《周书·耿豪传》:“ 豪 少麄獷,有武艺,好以气凌人。”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其实事久弊生,冥顽贪诈,或麤獷兇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犷”是“粗犷”的异体写法,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建议使用“粗犷”作为标准词形。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重释义:

  1. 粗野鲁莽

    指行为或性格缺乏细致约束,如《汉语大词典》引《北史》例句:“天性粗犷,意气雄高”。这种用法常见于描述人物性格的原始野性特征。

  2. 豪放有气魄

    多用于形容艺术风格或自然景观的雄浑特质,如《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例句:“黄土高原的粗犷风貌,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此义项在文学评论和美学分析中具有广泛适用性。

词源方面,“麤”为“粗”的异体字,《说文解字》释为“行超远也”,本义指动作幅度大;“犷”从犬旁,原指犬类凶猛难以驯服,二字结合后词义发生引申。该词的语义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描述到抽象评述的发展规律。

来源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校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麤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ū guǎng,由“麤”(上下结构)和“犷”(左右结构)组成。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释义

2.使用场景

3.历史文献例证

4.与“犷”的关联

“麤犷”在不同语境中可褒可贬,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如需更多文献例证,可参考《周书》《陈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雪难和悲丝备阅禀谢裁椷刬刮称财臣虏侈鬭持扶舂酋垂弧辞客当今雕虫小巧东央西浼斗而铸兵凡格发装风卷残云氛霾拊翼覆廕寒艳会客激历急要决窦句法康庄大道阆风岑流光瞬息戮余律琯马嵬袜没滑妙笔明昞明罚南柯太守盘木抢风乳牛生态平衡沈毅失魂荡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四类台槐讨原天茁庭皋倜傥不群托巧晩会完饰文经武略文章伯相辑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