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斜月的意思、斜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斜月的解釋

(1).西斜的落月。《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秋歌八》:“涼風開窓寝,斜月垂光照。”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 瀟湘 無限路。” 清 龔自珍 《導引曲》詞之二:“怊悵緑梅花下路,半襟斜月不知寒,鳳屧過闌幹。” 茅盾 《子夜》三:“她們這一夥,滿腦子是俊偉英武的騎士和王子的影像,以及海島、古堡、大森林中,斜月一樓,那樣的‘詩意’的境地。”

(2).喻女子的眉毛。 明 葉小鸾 《豔體連珠·眉》:“獨寫春山,入 錦江 而望遠;雙描斜月,對寳鏡而增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斜月”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實指西斜的落月
    指月亮西沉時的形态,常見于古詩詞中描寫夜景或表達時間流逝。例如: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潇湘無限路”;
    • 張祜《題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
  2. 喻指女子的眉毛
    以月亮的弧度比拟女子細長彎曲的眉形,多見于古典文學。例如:

    • 明代葉小鸾《豔體連珠·眉》中直接用“斜月”形容眉色;
    • 矛盾小說《子夜》中也用“斜月一樓”營造詩意畫面。

二、文學引申義

  1. 象征不圓滿或遺憾
    部分作品通過“斜月”暗喻事物的殘缺或人生的未竟之境。如查字典解釋其可引申為“不完整、不完美的狀态”。
  2. 特殊文化意象
    《西遊記》中“斜月三星洞”暗含“心”字(“斜月”為“心”的筆畫,“三星”為三點),體現漢字拆解的趣味性。

三、使用場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例證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漢典、古詩解析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斜月》一詞指的是月亮的形狀向一側傾斜或者顯示不完整的狀态。通常與乘月之景或意境聯繫在一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斜月》一詞共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漢字“斜”由“⻌”(走之部首)和“木”(木字部首)組成,分别代表舉步和樹木;漢字“月”由“⺼”(肉字部首)和“見”(見字部首)組成,分别代表肉和眼睛。

來源和繁體

《斜月》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是表述月亮形狀的詞語,經曆了演變和書寫的變化,現在在現代漢語中常見。在繁體字中,斜月相當于斜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斜月的“斜”字更常見的寫作“垂”,而“月”字的形狀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1. 夜晚的湖面上,斜月倒映,如同天空的鏡子。

2. 古詩名句:“斜月沉沉藏海霞,碣石潇湘無限家。”

組詞

1. 斜月當空

2. 月明斜照

3. 斜月三星

4. 斜月流水

近義詞

1. 半月:形狀呈半圓的月亮。

2. 彎月:形狀呈彎曲的月亮。

反義詞

滿月:指月相圓滿的狀态,形狀呈一個完整的圓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