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冥境的意思、冥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冥境的解釋

(1).佛教語。謂心境合一。冥,冥合。 南朝 梁 蕭統 《令旨解二谛義》:“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來冥境,得言即真。”

(2).佛教語。猶冥界。 唐 李峤 《為魏國北寺西寺請迎寺額表》:“弘濟深於冥境,薰脩入於梵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冥境”是一個佛教相關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佛教語:心境合一

指修行中達到心與外在環境完全融合、無分别的狀态,即“冥合”。這一概念強調主觀意識與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常見于佛教哲學讨論。例如,南朝梁蕭統在《令旨解二谛義》中提到“智來冥境,得言即真”,即通過智慧與境界的融合體悟真理。

二、佛教語:冥界

指人死後進入的陰間或超自然世界,與“陰間”“冥府”同義。唐代李峤在《為魏國北寺西寺請迎寺額表》中寫道“弘濟深於冥境”,此處“冥境”即指代亡者所處的幽冥世界。

字義分解

使用示例

以上解釋綜合了佛教哲學與傳統文化中的雙重含義,具體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冥境

冥境是一個漢語詞彙,既可以指代一個地方,又可以引申為一個狀态。在地理上,冥境指的是陰間或陰曹地府,即人們死後靈魂居住的地方。在文學和哲學上,冥境則代表一種黑暗、神秘的境地,常與死亡、幻境、夢境等概念相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冥境》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其中,“冥”字的部首是“冖”,它由四畫組成。而“境”字的部首是“土”,由三橫畫組成。整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和繁體

“冥境”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其源自于道教和儒家的思想,受到佛教影響發展而來。在古代漢字書寫形式中,冥境的繁體字是「冥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今不同。冥境的古代漢字寫法為「冥境」,由于書法的演變和發展,現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已經有所變化。

例句

1. 在這個冥境中,我迷失了方向,無法找到回家的路。

2. 這個小說将人們引入一個幽暗的冥境,讓讀者感受到恐怖與詭異。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冥思"、"境地"、"幽境"

近義詞:"幽暗"、"黑暗"、"幻境"

反義詞:"明麗"、"明亮"、"陽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