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尾吳頭的意思、楚尾吳頭的詳細解釋
楚尾吳頭的解釋
古 豫章 一帶位于 楚 地下遊, 吳 地上遊,如首尾相銜接,故稱“楚尾吳頭”。亦泛指 長江 中下遊一帶地方。 宋 張孝祥 《念奴嬌·欲雪呈朱漕元順》詞:“家在 楚 尾 吳 頭,歸期猶未,對此驚時節。” 宋 朱熹 《鉛山立春》詩:“雪擁山腰洞口,春迴 楚 尾 吳 頭。”《水浒傳》第一一一回:“ 江 心内有兩座山:一座喚做 金山 ,一座喚做 焦山 ……這兩座山,生在 江 中,正佔着 楚 尾 吳 頭。” 清 方文 《泊魯港》詩:“竹郎木客憂垂槖, 楚 尾 吳 頭患剝膚。” 太平天囯 宋溶生 《建天京于金陵論》:“ 金陵 乃名勝之區,王氣之鐘也,倚 鐘 阜,瞰 長江 ,接天闕,枕後湖,龍蟠虎踞, 楚 尾 吳 頭……其美利有不可勝言者。”
詞語分解
- 楚尾的解釋 指古代 楚 地下遊一帶。 宋 範成大 《題嶽麓道鄉台》詩:“山外 江 水黃, 江 外滿城緑……長煙貫 楚 尾,遠勢帶 吳 蜀 。” 宋 陸遊 《病退頗思遠遊》詩:“平日身如不繫舟,曾從 楚 尾客
- 頭的解釋 頭 (頭) ó 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頭骨。頭腦。頭臉(a.頭和臉;b.指面貌;c.指面子,體面)。頭角(僶 )(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 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留頭。剃頭。 物體的
網絡擴展解釋
“楚尾吳頭”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該成語原指古代豫章地區(今江西北部)的地理位置。該區域位于春秋時期楚國的下遊和吳國的上遊,兩地首尾相接,形似吳楚之地的交界,故得名。後泛指長江中下遊一帶,如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出處與用法
- 文學出處:最早出自宋代朱熹的《鉛山立春》詩句“雪擁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吳頭”,以及王阮《秋日寄舍弟》中“楚尾吳頭天一方”。
- 語法功能:作賓語使用,常用于描述地理方位或邊境區域。
- 發音注意:“尾”在此讀作wěi(非“yǐ”音)。
延伸釋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該詞可比喻“事物的兩端截然不同”,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仍以地理概念為主。
示例參考
- 地理描述:“江西自古有‘吳頭楚尾’之稱,控江引湖,地勢險要。”
- 文學引用:“猿驚鶴怨草三尺,楚尾吳頭天一方。”(宋·王阮)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背景,可參考朱熹的《鉛山立春》及相關曆史地理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楚尾吳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兩個完全不相幹、不相通的事物。下面是該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楚(木字旁,5筆)、尾(屍字旁,4筆)、吳(口字旁,6筆)頭(頁字旁,5筆)
來源:
楚尾和吳頭分别代表兩個不同的國家,楚代表楚國,吳代表吳國。成語來源于《史記·律書》中的記載,形容兩個事物互不相幹、毫無關聯。
繁體:
《楚尾吳頭》
古時候漢字寫法:
楚尾:楚國的國號,古代楚國位于今湖北省和湖南省一帶;
吳頭:吳國的國號,古代吳國位于今江蘇省和上海市一帶。
例句:
他們兩個人的觀點完全是楚尾吳頭,根本無法達成共識。
組詞:
楚國、楚劇、吳國、吳侯、吳語、尾大不掉、提頭一案等。
近義詞:
無關緊要、岔開話題、扯遠了、南轅北轍等。
反義詞:
沆瀣一氣、親密無間、心心相印、形影不離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