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se and fall]興盛和衰微,指人事的發展興亡
“盛衰興廢”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描述事物或人事發展過程中經曆的興盛與衰敗的變遷。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由“盛”(興盛)、“衰”(衰敗)、“興”(興旺)、“廢”(廢棄)四個字組成,合指人與事在曆史進程中經曆的繁榮與沒落、興起與消亡的循環過程。
最早出自宋代王安石《祭歐陽文忠文》:“嗚呼!盛衰興廢之理,自古如此。”。此句通過感歎世事規律,強調了興盛與衰敗的必然性。
該詞不僅指具體事物的起伏,還可比喻曆史、文化的興亡更替。如宋代文獻中常用以表達對朝代變遷的感慨。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語境應用,可參考王安石原文或相關曆史評析。
《盛衰興廢》是一個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事物或一個人從繁榮到衰敗的過程。它主要用來描述一個國家、一個王朝或一個企業的興盛與衰退、興旺與沒落。
《盛衰興廢》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皿”和“木”,它們分别代表着飯碗和樹木。盛衰興廢的總筆畫數為20畫,其中“盛”為6畫,“衰”為10畫,“興”為6畫,“廢”為8畫。
盛衰興廢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會中,王朝的興盛與衰敗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盛衰興廢”的概念正是從對王朝的演變中産生的。
盛衰興廢的繁體字為「盛衰興廢」。
在古時候,盛衰興廢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盛在古時候寫作「盛丷」,衰寫作「衰舌幹」,廢寫作「廢土千」。
以下是幾個使用盛衰興廢的例句:
1. 一代王朝盛衰興廢,是曆史的必然規律。
2. 企業的盛衰興廢與經營者的智慧有着密切的關系。
3. 這個城市的盛衰興廢鏡映着國家的發展曆程。
由盛衰興廢組合而成的詞語有:
1. 盛世:形容國家繁榮昌盛的時代。
2. 衰落:形容一個國家、一個王朝或一個企業的衰退和沒落。
3. 興盛:形容國家、民族或企業繁榮昌盛。
4. 廢墟:形容被廢棄或毀壞的建築物遺址。
與盛衰興廢意思接近的近義詞包括:
1. 興衰:形容事物從興盛到衰敗的變遷。
2. 盛衰榮辱:形容事物經曆興盛和衰敗的過程。
3. 興敗:形容事物的興盛與衰敗。
與盛衰興廢意思相反的反義詞包括:
1. 興盛:形容事物繁榮昌盛。
2. 廢興:形容事物從沒落到興盛的轉變。
3. 興旺:形容事物處于興盛發展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