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操節的意思、操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操節的解釋

操守,氣節。《後漢書·儒林傳下·樓望》:“操節清白,有稱鄉閭。”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 神廟 大不樂,遂復聽其去,然重其操節,且約再召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操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讀:

一、基本含義

指堅守道德準則,保持廉恥心,不受外界誘惑。其中“操”指堅持、持守,“節”指道德原則或氣節。

二、詳細解釋

  1. 道德操守
    強調在誘惑、考驗或困境中保持正直,如《後漢書》記載樓望“操節清白,有稱鄉闾”,體現對品行的堅持。

  2. 曆史引證
    宋代蔡絛《鐵圍山叢談》提到宋神宗因重視某人的操節而約定再召,說明該詞常用于評價士大夫的氣節。

  3. 現代用法
    可用于形容堅持原則的行為,例如“君子有成人之美”的文人操節(造句來自)。

三、近義與反義

四、應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評價,如描述曆史人物品行、學術研究中的道德讨論等。可通過查字典或漢語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獲取更多例句。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操節

操節(cāo jié)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堅守節操,不為外物所動搖。下面将介紹操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操節是由兩個漢字組成:操(手,扌部首,7畫)和節(木,⺮部首,6畫)。

來源

操節最初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吾聞之,古之人有言曰‘牝鸢無操,犬馬無節。’”意為指沒有節操的女鷹和沒有原則的犬馬。後來演變為表示人的操行和道德準則的意義。

繁體

操節的繁體字為“操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操節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例如《說文解字》中對操字的解釋:“去意少喜曰操,會意節所撥曰操。”這種寫法強調了操字的含義為掌握、支配或控制。

例句

他始終操節,堅守自己的原則。

組詞

操行、節操、節制、操守

近義詞

道德、原則、操守

反義詞

無節操、放縱、放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