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ritorious deeds]∶功勳與事業
千秋功業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漢· 賈誼《過秦論》
(2) [work]∶士農工商所從事的事業或工作
民勤于力則功業牢
(3) [achievements]∶工作的成績,成果
(1).功勳事業。《易·繫辭下》:“爻象動乎内,吉兇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 晉 劉琨 《重贈盧谌》詩:“功業猶未建,夕陽忽西流。”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圖文襄公用兵》:“輔翊 世祖 、 聖祖 二朝,功業卓然。” ********* 《緻蔣經國先生信》:“祖國和平統一,乃千秋功業。”
(2).謂士農工商所從事的事業或工作。《呂氏春秋·上農》:“是故天子親率諸侯,耕帝籍田,士大夫皆有功業。” 漢 桓寬 《鹽鐵論·授時》:“民勤於財則貢賦省,民勤於力則功業牢。” 清 宋永嶽 《志異續編·鵲巢》:“蓋妻正紡,恐妨功業,不暇置辨也。”
(3).指工作的成績、成果。《管子·山國軌》:“曰某鄉女勝事者,終歲績,其功業若幹?以功業直時而櫎之,終歲,人己衣被之後,餘衣若幹?” 鄭觀應 《盛世危言·船政》:“課其功業,核其勤惰。”
“功業”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功勳與事業
指個人或團體在曆史、社會、政治等領域建立的重大成就或貢獻,常與曆史評價相關。例如賈誼《過秦論》中“功業相反也”,強調曆史人物成敗與功業的關聯。現代用法如“唐太宗開創貞觀盛世,曾國藩立下不朽功業”,均突出長期影響力。
士農工商所從事的事業或工作
古代泛指社會各階層的職業活動,如《鹽鐵論》提到“民勤于力則功業牢”,體現勞動與職業成果的關系。此義項在現代使用較少,更多見于古文語境。
工作的成績、成果
廣義指具體事務的成效,如《管子》中“其功業若幹”,強調量化成果。現代可延伸至學術、商業等領域的成就,例如“科研功業”“企業功業”等。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例句,可參考古籍《過秦論》或現代詞典釋義。
《功業》是一個表示功勳和業績的詞語。它指的是在工作、學習、事業等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和功勞,表現出個人或團體的能力和努力。
《功業》的拆分部首為力(lì)和業(yè)。力表示力量,業表示事業。它由10個筆畫組成。
《功業》常見的來源是出自《漢書·藝文志》。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功業」。
在古代,「功業」的寫法有時會和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它的繁體字寫法中「業」的部首是「木」(mù),表示樹木。這種寫法也是漢字在演變中的一種形态。
1. 他通過多年的努力和奮鬥,終于在領域中取得了輝煌的功業。
2. 這位科學家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功業,被譽為時代的偉大思想家。
功業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各種詞組或詞語,例如:
1. 功業無量
2. 功業輝煌
3. 豐功偉業
4. 功垂青史
功業的近義詞包括成就、業績、功勞。反義詞則是失敗、不稱職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