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呈味的意思、呈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呈味的解釋

謂散發甘美的氣味。《宋書·禮志三》:“雕氣降雰於宮榭,珍露呈味於禁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呈味是漢語中描述物質産生味覺感受特性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指物質通過刺激味蕾而呈現特定滋味的能力。以下從詞典與學科定義角度分層解析:

一、基礎釋義(語言學角度)

呈味由動詞“呈”(呈現、顯露)與名詞“味”(滋味)構成,表示物質在口腔中顯現出可被感知的味道。

二、科學定義(食品化學角度)

在食品科學中,“呈味”指特定化學物質與味蕾受體結合後産生的味覺信號,涵蓋五大基本味型:

  1. 甜味(如蔗糖、氨基酸)
  2. 酸味(如檸檬酸、醋酸)
  3. 鹹味(如氯化鈉)
  4. 苦味(如咖啡因、奎甯)
  5. 鮮味(如谷氨酸鈉)

三、應用場景

呈味現象廣泛存在于: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食品科學技術名詞》. 科學出版社, 2018.
  3. 汪東風. 《食品化學》.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21.
  4. 趙榮光. 《中國飲食文化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呈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散發甘美的氣味”。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呈”(呈現、表現)與“味”(氣味、滋味)組合而成,強調某種物質自然散發出令人愉悅的香氣或味道。例如《宋書·禮志三》中“珍露呈味於禁林”一句,即形容甘露在皇家園林中散發甜美氣息的景象。

  2. 字義分解

    • 呈:具有呈現、顯露之意,如“果實呈長圓形”;也可指恭敬地送上(如“呈上”)。
    • 味:指物質通過嗅覺或味覺感知的特性,如甜味、香味。
  3. 應用延伸
    現代語境中,“呈味”不僅用于文學描寫(如詩詞中的意境營造),還擴展至食品科學領域,例如描述食品添加劑(如呈味核苷酸二鈉)或食材特性(如藥用真菌的含水量影響其呈味性)。

  4. 古籍例證
    典型用例可見南朝《宋書》,通過“雕氣降雰”“珍露呈味”等表述,展現古代對自然氣息的詩意化捕捉。

該詞兼具文學美感與實用描述功能,既可用于古典詩文,也能在科技文獻中表達物質的氣味特性。

别人正在浏覽...

貶潔摽幟波扇不以辭害志長毛絨蟬嘒車馬如龍殠惡蠢迪綷疏低斂定崗鬥酒百篇鵝眼錢繁務風牖福音書葛茀句芒痕瘕緩亸郇庖虺虺捇拔檢省截爪兢憂救場九旒冕橘子汁匼帀芤脈枯枝敗葉漣漪龍鼎買傭磨合羅目極俔天樵翁輕浮岐蒐删定曹設廚深不可測升學深盟失流疎剌石盤師子座束刍鼠迹狐蹤歲醪遡流徂源陶春往反瓦查尿溺文人享薦閑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