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記。宋代羅大經作。十八卷。主要記述南宋中期的曆史掌故和文壇轶聞。《四庫全書總目》稱“其體制在詩話、語錄、小說之間”。書中涉及文人交往,詩文評論資料較多。
《鶴林玉露》的釋義可從書名和比喻義兩方面展開:
一、書名釋義(宋代文言轶事集)
二、成語比喻義 衍生為成語後,常形容詩文或事物的清雅美好:以“鶴林”象征幽靜環境,“玉露”比喻純潔特質,例如贊美文學作品意境脫俗時可使用此詞。
注:原書成于南宋淳祐年間(1248年作序),現存版本内容涵蓋社會風貌、文人交往等,部分典故如“繩鋸木斷”亦出自此書。
《鶴林玉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像鶴群在林中舞動的一樣美麗的景象。
《鶴林玉露》的拆分部首是鳥、木和玉。它的總筆畫數為25。
《鶴林玉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楊維桢所著的《畫銘》中的一句詩:“鶴舞南林玉露寒”,形容了鶴和玉露的美麗景象。為了便于表達,這句詩被縮寫為了《鶴林玉露》這個成語。其繁體字為「鶴林玉露」。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盡管《鶴林玉露》這個成語在古代文獻中的寫法沒有找到,但根據古籍推測,可能的古代寫法為「鶴林玉露」。
在公園裡,清晨時分,鶴群在林中起舞,紛紛灑下如玉般的露珠,形成了一幅美麗的《鶴林玉露》景象。
組詞:鶴舞、林中、玉露、美麗。
近義詞:群鶴起舞、玉樹臨風。
反義詞:破敗不堪、黯然失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