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樣。語本《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趙岐 注:“霓,虹也。雨則虹見,故大旱而思見之。” 宋 蘇轼 《上執政乞度牒赈濟及修廨宇書》:“日與吏民延頸企踵,雖大旱望雲,執熱思濯,未喻其急也。”
大旱望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比喻迫切渴望解除困境或得到救助的急切心情,字面指久旱之時急切盼望烏雲降雨。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字面義
“大旱”指嚴重的幹旱,“望雲”即仰望雲層(期盼降雨)。整體描繪久旱不雨時,人們迫切期待天降甘霖的自然現象。
來源:《漢語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8)P78
引申義
比喻處于極度困境中的人,急切盼望獲得解救或援助,強調渴望之情的迫切性與不可延遲性。
來源:《中華成語辭海》(中華書局,2020)P215
此成語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孟子以“久旱盼雨”喻指百姓對仁政的渴求,後凝練為成語“大旱望雲”,沿用至今。
來源:《中國典故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P92
多用于形容對關鍵援助、政策落實或危機轉機的迫切期待。
例: “災民大旱望雲,亟待物資支援。”
強調困境中強烈的期盼心理,含褒義色彩。
例: “公司資金鍊斷裂,員工如大旱望雲般等待融資消息。”
成語 | 側重差異 |
---|---|
大旱望雲 | 突出“急切感”與“依賴性” |
望眼欲穿 | 強調“等待時間漫長” |
枯苗望雨 | 側重“瀕臨絕境,急需拯救” |
來源:《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P103
“大旱望雲,非惟農夫之盼澤,亦喻世人待救之切。”
——《古漢語成語辭典》(語文出版社,2017)P156
通過以上解析,可見“大旱望雲”兼具自然現象描繪與深層情感隱喻,是漢語中表達“絕境求援”的經典意象,其文學價值與使用頻率曆經千年仍曆久彌新。
“大旱望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析:
源自《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其中“雲霓”指代下雨前的征兆(霓為虹,雨後出現),表達百姓對明君或解困之事的殷切期盼。
該成語不僅限于自然現象,還可引申至社會、政治等層面,例如民衆對政策救助的期待。其繁體寫法為“大旱朢雲”。
碧芰賓宇浡潏才德草堂體陳墨香弛拙戳背脊丹樞大宗伯端敏方表放馬後礮煩惱業光祚國位過夏故塞橫批槐耳貨賬胡雲江流日下賤工鑒悟簡衷角牴戲繼塵寄祿官寄生囊酒品拘挐軍方茅土門徒靡佗畝隴牛種拍落托品樣乾巛啟驗擾習宂辭汝海三車客攝檢霜松思望訟寃肅疎踏踏歌天禍兔盧完辦王媚獮猴騎土牛顯曠蝦胊衺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