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敏的意思、端敏的詳細解釋
端敏的解釋
正直聰敏。 南朝 梁 江淹 《蕭冠軍進號征虜诏》:“體局弘濟,器操端敏。” 宋 陸遊 《南唐書·周宗傳》:“方時艱難,每使四方輒稱職,端敏可仗。” 王闿運 《瞿學士妻吳氏墓志銘》:“夫人幼而端敏,孝婉令儀。”
詞語分解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 敏的解釋 敏 ǐ 迅速,靈活:敏捷。敏感。敏銳。敏達(敏捷而通達事理)。靈敏。聰敏。神經過敏。 奮勉:敏求(勉力以求)。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端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端敏”由“端”和“敏”組成:
- 端:指正直、端正,強調品行莊重(如“為人正直”“品行不端”的反義)。
- 敏:意為聰慧、敏捷,側重思維靈活與行動迅速(如“敏捷”“敏銳”)。
組合後,“端敏”形容人正直聰慧、行事嚴謹且反應機敏,常見于對品性與能力的綜合評價。
二、出處與文獻引用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次出現:
- 南朝梁江淹《蕭冠軍進號征虜诏》稱“器操端敏”,贊人物品性正直且才幹卓越。
- 宋代陸遊《南唐書》用“端敏可仗”描述周宗在困境中可靠的表現。
- 清代王闿運的墓志銘以“幼而端敏”突顯人物自幼兼具端正與聰慧的特質。
三、名字寓意
作為人名時,“端敏”寄托了以下期許:
- 品德:象征正直、責任感,如“立場穩固、意志堅定”。
- 才智:寓意聰穎勤勉,如“反應敏捷、事業有成”。
- 綜合評價:結合品行與能力,隱含“誠實可靠,智慧與成就并存”的理想人格。
四、延伸用法
部分語境中,“端敏”被視作成語,強調謹慎與靈活并存的行事風格:
- “端”指态度莊重,不輕率;
- “敏”指思維敏銳,應對迅速。
適用于描述處理重要事務時既穩重又機敏的表現。
若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名字案例,可參考滬江詞典、樂樂課堂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端敏:
端敏(duan3 min3)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端”是由“立”和“立”組成的,表示立起來的意思;“敏”則由“員”和“犬”組成,表示快速和敏捷的意思。
端敏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根據實際情況和描述所衍生出來的。在古代,人們會用“端直”來形容一個人的精神風貌和态度,表示他堅定不移,不偏不倚。而“敏捷”則表示一個人的行動迅速靈活,反應敏銳。
在繁體字中,“端”和“敏”仍然保持着相同的意思和結構。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平時會用左右上下搭配、立體呈現的形式來書寫,以顯示文字的美感和形象。
以下是一些關于端敏的例句:
1. 他的儀态非常端敏,給人一種自信和堅定的感覺。
2. 這匹馬跑得非常端敏,速度快且敏捷。
3. 要成功,就需要在行動中保持端敏和靈活。
同義詞:剛正、堅定、靈活、機敏
反義詞:優柔寡斷、遲緩、猶豫、拖沓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的話,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