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漏的意思、山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漏的解釋

山中的計時器。 晉 慧要 在 廬山 立十二葉芙蓉于泉水中,因流轉動,以定十二時。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釋道祖附錄·慧要傳》。 唐 王勃 《焦岸早行和陸6*四》:“猨吟山漏曉,螢散野風秋。” 清 汪懋麟 《再過借樹園宿騁懷堂》詩:“聽曲不知山漏轉,臨風微覺葛衣涼。”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山漏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山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山漏(shān lòu)指山中的計時器,源于晉代僧人慧要的發明。他在廬山的泉水中放置十二片芙蓉葉,利用水流推動葉片轉動來劃分十二時辰,以此計時。

曆史背景

文學引用

該詞常出現在古詩文中,例如:

  1. 唐代王勃《焦岸早行和陸四》中“猨吟山漏曉”,以“山漏”暗喻拂曉時分。
  2. 清代汪懋麟《再過借樹園宿騁懷堂》中“聽曲不知山漏轉”,借指時間流逝。

其他用法

現代網絡語境中,“山漏”偶被誤寫為“山漏洞”(如“金山漏洞”),但此用法與原始詞義無關,需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句背景,可參考《高僧傳》及唐代詩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山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山漏》是一個成語,意為山中的時鐘,也形容時間不可阻擋、流逝如水。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山漏》由部首山和部首水組成,山的筆畫數為3,水的筆畫數為4。

來源

《山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李白的《對峨嵋山而人子卻沒有入雲溪院寫懷》一詩中。

繁體

繁體字為「山漏」,拼音為shān lòu。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山的上部箭頭向左,下部為兩個斜杠;水字與現代漢字相似,由三點和一橫線組成。

例句

時間像《山漏》般,一滴一滴地從指縫間溜走。

組詞

山嶽、山脈、山峰、漏水、漏掉、漏鬥等。

近義詞

時間流逝、時光消逝、光陰易逝

反義詞

時光停滞、時間停止、光陰長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