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褥位的意思、褥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褥位的解釋

鋪有錦褥的座位。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一:“東西相向,引僕射降階就褥位,直省官贊揖。”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三月丁酉》:“ 金 人冊 張邦昌 為皇帝……前期,有司設褥位於 宣德門 外。”《宋史·禮志五》:“既降輦,太常卿前導至褥位南向立,奏請行禮。”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秦桧》:“ 秦檜 恬不為意,盡遣部省吏人迎之。朝見使人必要褥位,此非臣子之禮。”參閱《宋史·輿服志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褥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結構解析如下:

一、詞義解釋

“褥位”指鋪有錦褥的座位,常見于古代禮儀或官方場合,用于表示尊貴或特定的儀式位置。例如:

二、詞語結構

  1. 褥:指用布、棉、獸皮等制成的鋪墊物,如“褥子”“被褥”。
  2. 位:此處指特定的位置或席位,常用于表示身份或儀式中的方位(如“名位”“即位”)。

三、文獻例證

該詞主要見于宋代及以後的史料和文學作品,例如: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褥位”已非常用詞,僅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學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宋代史料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褥位

「褥位」是一個漢字詞彙,由「褥」和「位」兩個字組成。筆畫總數為16畫。其中,「褥」字由「衤」部和「辱」部構成,總共13畫;「位」字由「人」部和「立」部構成,總共3畫。

「褥位」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在古代中國社會中,「褥位」指的是皇帝或高級官員的地位和職位。這個詞的意思就是指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在古代爵位系統中,有不同的爵位等級,從低到高分别是「褒賞」、「秩禮」、「乞伏」、「一等伯」、「貞義」、「褒成」等。這些爵位也被稱為「褥位」。

在繁體字中,「褥位」的寫法和簡體字中基本相同,隻是有一些組字結構上的差别。例如,「位」字的「立」部會變成「⺅」,而「褥」字的「辱」部會變成「辰」。這些差别并不影響詞義的表達。

古代漢字中對「褥位」的寫法也稍有不同。例如,「褥」字的「辱」部由長短不等的橫平撇組成,整體形狀較為複雜。而「位」字的「人」部在古代寫法中更加象形,更貼近人的形象特征。

下面是幾個關于「褥位」的例句:

1. 他是朝廷的宰相,身居褥位,權傾朝野。

2. 在曆史上,有許多人為了争奪褥位而發生了激烈的鬥争。

3. 這是一個充滿權力鬥争的時代,隻有站穩褥位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一些與「褥位」相關的組詞有:位高權重、居高臨下、權傾朝野等。

與「褥位」意思相近的詞有:高位、地位、職位、身份等。

與「褥位」意思相反的詞有:卑位、底位、賤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