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身的意思、失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身的解釋

(1) [lose chastity]∶指女子喪失貞操

一時錯誤,失身匪人

(2) [be disloyal]∶失去操守

蹉跎一失身,豈不負弦誦

(3) [out of control]∶身子失去控制

失身墜崖

(4) [***]∶喪失生命

臣不密則失身

詳細解釋

(1).喪失生命。《易·繫辭上》:“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後漢書·李雲傳論》:“ 李雲 草茅之生,不識失身之義,遂乃露布帝者,班檄三公,至於誅死而不顧,斯豈古之狂也!” 唐 杜甫 《将適吳楚留别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諸公》詩:“常恐性坦率,失身為杯酒。” 錢基博 《吳祿貞傳》:“《易》曰:‘幾事不密則害成。’此其所以失身而喪元歟!”

(2).謂女子喪失貞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今 文君 已失身於 司馬長卿 。”《古今小說·陳禦史巧勘金钗钿》:“孩兒一時錯誤,失身匪人。” 沙汀 《還鄉記》二:“因為接着來的就是媳婦的失身改嫁,争奪田産,而無一不同他有關系。”

(3).失去操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李巨川 ﹞ 廣明 庚子亂後,失身於人,佐 興元 楊守亮 幕; 守亮 ,大閹 復恭 養子。” 明 郎瑛 《七修類稿·義理一·趙松雪不知大頭腦》:“ 趙松雪 有十高之稱,惜乎失身仕 元 ,每每因畫為詩人所譏。” 清 顧炎武 《過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詩:“人生無賢愚,大節本所共。蹉跎一失身,豈不負弦誦。”

(4).身子失去控制。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李氏 子為千牛,與其儕類登 慈恩寺 塔,窮危極險,躍出檻外,失身而墜,賴腰帶掛釘,風搖久而未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失身”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語境變化,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喪失貞操
    傳統指女性失去貞節,後也用于形容男女不正當關系。例如《史記》記載卓文君“失身于司馬長卿”,沙汀小說中描述“失身改嫁”。現代語境中,該含義仍占主導,但帶有一定道德評判色彩。

  2. 失去操守
    指違背道德或原則,如明代郎瑛批評趙松雪“失身仕元”,清代顧炎武詩句強調大節的重要性。


二、其他引申義

  1. 身體失控
    指因意外失去對身體的控制,如“失身墜崖”。

  2. 喪失生命
    古漢語用法,如《易經》中“臣不密則失身”,指因洩密招緻殺身之禍。


三、現代非正式用法


四、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失身的意思

失身是一個漢語詞彙,既有字面意義,又有引申義。字面意義指的是女性喪失貞操,不再是處女。引申義指的是某人在道德、品德、職業等方面遭受破壞或喪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失身這個詞由3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亻”、“夂”和“心”,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和繁體

失身一詞最初來源于古代漢語,用作描述女性的處女膜破裂的狀态。在繁體字中,失身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失身這個詞可能使用不同的寫法。比如宋代的時候,可以簡寫為“失聿”或“失扌”。

例句

1. 她失身後,被社會輿論所譴責。

2. 這位名媛因為被拍到與多個男性約會,失身成為了八卦新聞的焦點。

組詞

1. 失足:意指一個人在某種情況下失去原先的控制力。

2. 失業:指某個人由于某種原因而失去工作。

近義詞

1. 淪陷:指一個人在道德、心靈或情感上受到嚴重損害。

2. 毀譽參半: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既有好名聲,也有壞名聲。

反義詞

貞潔:指女性保持貞操,沒有失去處女身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