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俶祜的意思、俶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俶祜的解釋

初受上天福佑。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诔》:“上靈降瑞, 黃初 俶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俶祜”為漢語古典文獻中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單字訓诂與曆史語境角度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俶:《說文解字》釋為“善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始事之詞”,含“起始、創始”之意。《爾雅·釋诂》列為“始也”,多用于描述事物的開端,如《詩經·大雅·既醉》中“令終有俶”即表善始善終。

  2. 祜:《康熙字典》引《爾雅》訓作“福也”,《詩經·小雅·信南山》載“受天之祜”,特指上天賜予的祥瑞福祉。此字在先秦文獻中多與祭祀、天命相關聯。

二、複合詞義 “俶祜”屬偏正結構,意為“初始的福佑”,常用于典诰文體,表王朝奠基或重大儀典時祈求的初始祥瑞。如《宋史·樂志》載郊祀樂章“俶祜無疆”,即通過祭祀獲得綿延不絕的福澤開端。

三、文獻佐證 該詞可見于《四庫全書》子部禮類文獻,多與“基命”“肇禋”等詞對仗使用,體現古代“慎始敬終”的禮制思想。現代《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5冊第321頁收錄此詞條,标注為“書面語中的古語詞”。

網絡擴展解釋

“俶祜”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俶祜”指“初受上天福佑”,多用于表達對君主或重要人物初次獲得天命庇佑的贊美。其中,“俶”意為初始,“祜”指福氣或天賜之福,組合後強調初次蒙受天恩的祥瑞之意。

2.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文帝诔》,原文為:“上靈降瑞,黃初俶祜”。此句通過“俶祜”一詞,頌揚魏文帝曹丕登基時順應天命的祥瑞之兆,帶有濃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

3.讀音與結構

4.使用場景

屬于古代文獻用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典籍或學術研究。例如在解讀古典文學作品、研究古代帝王即位儀式時可能涉及。

“俶祜”是帶有特定曆史語境和宗教色彩的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君主即位初期獲得天命的合法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引申含義或相關成語,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曹植作品集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便則道筆材冰層詞心大夥地戶遁晦豐豐改成共用天線系統犷暴瑰侈國憲黃泛區見愛弜頭虎子簡能而任驕姿節湊解喻精銳驚神驚惕驚天禁網疏闊克達困控來嘻岚煙老墈了不的臨見理應眉斧墨兵年數霓旆漂渝津囚綠記囚首人役榮渥山叢稍勝一籌神鳳省覺視死若生栓劑死硬派死政頽命完卵梧鼠之技下民縣符相軋賢快下孰攜畔脅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