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受上天福佑。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上灵降瑞, 黄初 俶祜。”
“俶祜”为汉语古典文献中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单字训诂与历史语境角度解析:
一、单字释义
俶:《说文解字》释为“善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始事之词”,含“起始、创始”之意。《尔雅·释诂》列为“始也”,多用于描述事物的开端,如《诗经·大雅·既醉》中“令终有俶”即表善始善终。
祜:《康熙字典》引《尔雅》训作“福也”,《诗经·小雅·信南山》载“受天之祜”,特指上天赐予的祥瑞福祉。此字在先秦文献中多与祭祀、天命相关联。
二、复合词义 “俶祜”属偏正结构,意为“初始的福佑”,常用于典诰文体,表王朝奠基或重大仪典时祈求的初始祥瑞。如《宋史·乐志》载郊祀乐章“俶祜无疆”,即通过祭祀获得绵延不绝的福泽开端。
三、文献佐证 该词可见于《四库全书》子部礼类文献,多与“基命”“肇禋”等词对仗使用,体现古代“慎始敬终”的礼制思想。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5册第321页收录此词条,标注为“书面语中的古语词”。
“俶祜”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俶祜”指“初受上天福佑”,多用于表达对君主或重要人物初次获得天命庇佑的赞美。其中,“俶”意为初始,“祜”指福气或天赐之福,组合后强调初次蒙受天恩的祥瑞之意。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植的《文帝诔》,原文为:“上灵降瑞,黄初俶祜”。此句通过“俶祜”一词,颂扬魏文帝曹丕登基时顺应天命的祥瑞之兆,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
属于古代文献用词,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历史典籍或学术研究。例如在解读古典文学作品、研究古代帝王即位仪式时可能涉及。
“俶祜”是带有特定历史语境和宗教色彩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君主即位初期获得天命的合法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引申含义或相关成语,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曹植作品集等古籍。
白花花辩识表帅避殿嬖艳怖愄才星测绘廛閈赤洒洒畴类愁凄触楣头刍荛寸意钓星敌特断子絶孙反身自问风窗凤女台風起雲飛根际各为其主公余规争花姑娘交办金刚藏禁生蹶倒跼敛科诨空场诳耀苦劳老当炼焦炉刘览洛泽貌言明察秋毫冥到明驼使赧怍逆遁鹏天纰缪钱局旗鼓清白清微宂琐上元丹田折柬侍僮松茂佻达蜗居无二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