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史書。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二:“ 孫樵 謂史書曰墨兵。”
(2).指書畫詩文。形容創作時揮毫運墨如用兵,故稱。 清 曹寅 《寓齋即事與諸同人夜話有懷晚研曾寓此三年》詩:“淩結銅蟾戢墨兵,衰疲那競世間名。” 清 杭世駿 《<東城雜記>序》:“墨兵乍灑,筆陣橫飛。”
“墨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引用及現代詞典釋義,兼顧詞義的曆史演變與文學意象。
“墨兵”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拆分時可以看到它的兩個部首分别是“黑”和“兵”,總共包含了20個筆畫。
“墨兵”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晉書·郗鑒傳》中,當時的意思是指善于筆墨之人。而後,隨着時間的演變,“墨兵”漸漸延伸為指掌握文字技能并善于運用文字的人。
在繁體字中,“墨兵”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墨兵”這兩個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墨兵的兩個字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較為複雜,需要更多的筆畫來書寫。具體來說,"墨"字是由13個筆畫組成,而"兵"字則是由7個筆畫組成。
以下是幾個關于“墨兵”的例句: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墨兵,擅長用文字表達觀點。
2. 這位作家是當代的墨兵,他的書中充滿了智慧和思考。
3. 墨兵在古代社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傳承了文化,記錄了曆史。
以下是一些與“墨兵”相關的詞語:
1. 組詞:墨水、兵器、墨客、文人墨客
2. 近義詞:文人、書生、文人士
3. 反義詞:文盲、無知者、笨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