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目虎吻的意思、鸱目虎吻的詳細解釋
鸱目虎吻的解釋
如鸱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兇惡貌。《漢書·王莽傳中》:“ 莽 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故能食人,亦當為人所食。”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 王莽 非直鴟目虎吻,亦紫色蛙聲。”
詞語分解
- 鸱的解釋 鸱 (鴟) ī 古書上指鹞鷹:鸱張(嚣張、兇暴,像鸱張開翅膀一樣)。鸱視(昂首而視,如鸱欲有所攫取)。鸱顧。鸱目虎吻(形容相貌兇惡)。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 虎吻的解釋 老虎口。比喻極危險的境地。 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 盜跖 竄軀于虎吻,穿窬先首于溝瀆,而暴虎馮河,愚敢之類,則能有之。” 晉 桓溫 《薦谯元彥表》:“寄身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節玉立,誓
網絡擴展解釋
“鸱目虎吻”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具體解釋如下:
一、釋義與結構
- 字面含義:
“鸱”指鹞鷹(一種目光銳利的猛禽),“目”即眼睛;“虎”指老虎,“吻”為嘴唇。合指目光如鹞鷹般銳利,嘴唇如老虎般兇狠。
- 引申義:
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多用于貶義語境,特指奸狠叛逆者的外貌特征。
二、用法與例句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在句中通常作定語。
- 例句:
- 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聲。(《顔氏家訓·勉學》)
- 他的眼神鸱目虎吻,令人不寒而栗。(現代用法示例)
三、典故與出處
- 曆史背景:
成語源自《漢書·王莽傳中》,描述王莽“鸱目虎吻,豺狼之聲”,暗示其兇殘本性。
- 人物特征:
史載王莽眼珠突出、聲音嘶啞,相貌異于常人,被認為有篡逆之相。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表達:
類似形容兇惡的成語有“鷹視狼顧”“豺聲蜂目”等。
- 文化意義:
該成語反映了古代相術觀念,認為外貌與品性相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故事或文獻原文,可參考《漢書·王莽傳》及《顔氏家訓》。
網絡擴展解釋二
鸱目虎吻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成語,意為猛虎的目光、吻口。它源自古代的傳說故事,在漢字中拆分成三個部首:鳥、目、虎,并且由10個筆畫構成。
鸱目虎吻這個詞出自《荀子·勸學》一書。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或動物眼神兇猛,威風凜凜的樣子。在古代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保留了原始的意思。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鸱目虎吻可以寫作「鳥目虎吻」,字形沒有太大的改變,用相同的部首和筆畫來表達。
下面有一些關于鸱目虎吻的例句:
1. 他的鸱目虎吻讓人感到恐懼。
2. 看到那隻鸱目虎吻的猛虎,我不由得後退了一步。
鸱目虎吻的組詞通常比較少見,因為這個成語本身已經很完整地表達了特定的意思。
關于近義詞,你可以考慮使用「兇狠的眼神」或「威風凜凜」來代替鸱目虎吻。
至于反義詞,可以使用「溫和的目光」或「溫暖的微笑」來形容與鸱目虎吻相反的情緒和态度。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