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illmaster;military instructor] 軍隊、學校等團體内擔任教練的軍官的舊稱
(1).掌教化的官員。《周禮·地官·司徒》:“乃立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教官之屬,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 賈公彥 疏:“自此以下至槀人,揔六十官,皆是教官之屬。”
(2).掌管學校的官員。 元 明 府學置教授,州學置學正,縣學置教谕訓導,掌教誨所屬生員之事,統稱教官。又稱校官、學官。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四:“ 張文潛 三子 秬 、 稭 、 和 ,皆中進士第。 秬 稭 在 陳 死于兵, 和 為 陝 府教官。”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知縣充本省同考》:“ 明 初各省鄉試同考,聘教官不足,則聘外省之知縣推官。”
(3).指在軍隊或軍事院校中執教的軍官。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有人與軍官團一個教官作鄰居的,要他在飯後課馀教教小孩子。”
“教官”是一個多維度含義的詞彙,其定義和職責因曆史背景和應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傳統含義
教官最初指古代掌管教化的官員,如《周禮》中提到的“教官司徒”,負責邦國教化。
現代廣義上,教官指軍隊、學校等團體中擔任教練的軍官或專業人員,負責軍事訓練、紀律管理等。
軍事領域
在軍隊或軍事院校中,教官是負責教育訓練士兵的軍官,需具備豐富的軍事知識和實戰經驗。
教官的職責因所在機構而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教育與訓練
管理與安全
其他職能
在非正式語境中,“教官”可比喻具有領導力、責任心且善于指導他人的人,強調其啟發與激勵作用(注:此釋義來自低權威性網頁,需謹慎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崗位職責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漢典()等來源。
教官是一個名詞,指的是擔任軍事、體育等方面指導工作的人員,也可以稱為教員、導師。教官通常在軍隊、警察學院、體育學校等專業機構中工作,負責訓練、指導學員的學習和訓練工作。
教官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攵”和“宀”,它的總筆畫數為10。
教官一詞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教訓官”或“訓官”,後經過演變逐漸簡化為現在的教官。相對應的繁體字是「敎官」。
在古代漢字中,教官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教官的寫法是「敎官」,但音讀和含義與現代相同。
1. 這位教官嚴格要求學員按照規章制度進行訓練。
2. 他在步兵學校擔任教官已經有十多年的經驗。
教官可以作為一個詞語的一部分出現,例如:
1. 教官組成:指由多名教官組成的集體。
2. 教官制度:指規定教官資格、職責、權限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與教官這個詞意思相近的詞有教員、導師等。而它的反義詞則是學員、學生等,指在教官指導下接受訓練、學習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