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尉的意思、丞尉的詳細解釋
丞尉的解釋
縣丞、縣尉的合稱。《商君書·境内》:“夫勞爵,其縣過三日有不緻士大夫勞爵,罷其縣四尉,訾由丞尉。” 高亨 注:“縣令、長,皆 秦 官。皆有丞尉。此丞尉指縣丞縣尉,比四尉爵位高。”《漢書·賈誼傳》:“彼自丞尉以上,徧置私人。” 唐 韓愈 《送區冊序》:“ 陽山 ,天下之窮處也……縣郭無居民,官無丞尉。”
詞語分解
- 丞的解釋 丞 é 幫助,輔佐:丞相(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封建時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府丞。縣丞。 古同“承”,秉承。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尉的解釋 尉 è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縣尉。都尉。衛尉。太尉。 軍銜的一級,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尉氏〕地名,在中國河南省。 姓。 尉 ù ㄩˋ 〔尉遲〕複姓。 〔尉犁〕地名,在中國新疆 * 爾自
網絡擴展解釋
“丞尉”是古代官職的合稱,具體解釋如下:
-
基本定義
丞尉指縣丞和縣尉的合稱,屬于縣級行政機構中的輔佐官職。其中:
- 縣丞:輔佐縣令處理政務,負責文書、刑獄等事務,相當于副縣令。
- 縣尉:主管地方治安、緝捕盜賊等軍事或警務職能。
-
曆史背景與文獻例證
- 該詞最早見于《商君書·境内》,提到“訾由丞尉”,高亨注解稱丞尉地位高于“四尉”。
- 《漢書·賈誼傳》記載“丞尉以上徧置私人”,反映其職位重要性。
- 唐代韓愈在《送區冊序》中描述偏遠地區“官無丞尉”,說明此職并非所有地區常設。
-
職能與地位
- 丞、尉分掌文、武事務,共同協助縣令治理縣域。
- 丞尉官員多由中央任命,漢代後逐漸成為地方行政體系中的固定職位。
-
補充說明
“丞”字本義為輔助(如“丞相”),而“尉”多與軍事相關(如“太尉”),兩者結合體現了古代地方治理中軍政分權的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職能演變,可參考《漢書》《商君書》等文獻,或查閱權威曆史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丞尉》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丞尉的意思
《丞尉》一詞可指代兩個不同的含義:
- 丞:指古代官職中的副官之一,擔任高級官員的助手。
- 尉:指古代官職中的低級軍事官員,負責指揮和管理一定數量的士兵。
丞尉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丞的部首是一,總共有7筆;尉的部首是寸,總共有9筆。
丞尉的來源和繁體
《丞尉》是兩個古代官職的名稱,其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官及軍事制度。在繁體字中,丞尉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記載,古代丞和尉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丞尉的例句
1. 這位官員是将軍的丞尉,負責協助軍務。
2. 尉官在戰場上指揮士兵,保障軍隊的正常運行。
與丞尉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丞相(古代最高的官位之一,擔任君主的輔佐),尉官(軍事官員)。
近義詞:副官、副将。
反義詞:将軍、君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