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勿述的意思、勿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勿述的解釋

不逆。猶言順暢。《文選·王褒<洞箫賦>》:“趣從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詭譎。” 李善 注:“勿述,無所逆誤之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勿述”的漢語詞典釋義

“勿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是“不要陳述;無需贅述”。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勿”:否定副詞,表示禁止或勸阻,相當于現代漢語的“不要”、“别”。
    • “述”:動詞,意為陳述、叙述、講述。
    • “勿述”:二字組合,構成一個祈使或陳述性短語,意為“不要(加以)叙述”、“不必(進行)陳述”。它強調對所述内容的省略、避免或認為其無需多言。
  2. 語義側重與用法:

    • 強調省略: 常用于表示某些内容因衆所周知、無關緊要、不便明說或為避免冗長而選擇不詳細說明。例如:“個中緣由,勿述。” (其中的原因,就不必細說了)。
    • 表達委婉: 有時用于委婉地拒絕談論某事,暗示話題敏感或不適宜展開。例如:“往事已矣,勿述。”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不必再提了)。
    • 書面語色彩: 該詞具有濃厚的文言色彩和書面語特征,在現代口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仿古文體、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下的書面表達中。
  3. 出處與用例:

    • 該詞可見于古代文獻典籍。例如,在《後漢書·郭陳列傳》中能找到類似表達(需注意具體語境可能略有差異)。後世文人在寫作中也常使用此詞來表達“無需贅言”之意。
    • 現代漢語中,其使用場景主要限于需要營造古典氛圍的文學作品、特定場合的書面表達(如碑文、特定禮儀文書)或對古文的引用解讀中。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 提供了“勿”和“述”的詳盡釋義,并收錄了包含“勿述”結構的古代用例片段,是理解該詞構成和古典用法的基礎權威辭書。 (來源:漢典網 zdic.net - 注:此為知名線上詞典平台,廣泛引用《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内容)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對“勿”和“述”的古代用法有清晰解釋,有助于理解“勿述”在古代語境中的确切含義和語法功能。 (來源:商務印書館 - 注:商務印書館是權威辭書出版機構)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作為二十四史之一,是研究東漢曆史的重要原始文獻,其中能找到體現類似“勿述”用法的文言表達實例,印證其曆史淵源。 (來源:中華書局 - 注:中華書局是古籍整理出版的權威機構)
  4. 語言學論文(如《古漢語虛詞研究》): 相關學術研究論文會探讨“勿”等否定副詞在古漢語中的語法功能和語用特點,為理解“勿述”的結構和語義提供理論支撐。 (來源:相關學術期刊數據庫,如CNKI - 注:中國知網是收錄中文學術文獻的重要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勿述”一詞在中文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古義解析(文學典籍中的含義) 出自漢代王褒《洞箫賦》中的“趣從容其勿述兮”,李善注“勿述,無所逆誤之貌”。意為順暢、不逆,形容事物自然流暢、無阻礙的狀态。例如描述音樂或行文連貫性時使用。

二、現代字面拆解 由“勿”(禁止)和“述”(叙述)組成,字面可理解為“不要講述/禁止叙述”。這種用法多用于強調信息保密或隱私保護,如“此事勿述”即提醒不可洩露内容。

補充說明:

建議在文學分析時優先參考古籍注釋,日常交流則需明确表達意圖以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保守派悲憫髀石谶步誠當淳元初稅畝崔莺莺大幹快上大望雕車釣闼耳號蚨錢更行狗曲貫一桂冠詩人詭殊合抱诃谯紅芙蓉節衣縮食季候亟亟鏡考跻堂空床脍炙人口诓設枯叢籠火龍虬緑頭牌渺莽冥感模狀奴兵疲冗潛目碁布星羅起伏頃宮如馨三家村省城神宵慎言勢局侍其世醫爽快順非厮搏素體天顯玩常惟口起羞效益希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