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逆。猶言順暢。《文選·王褒<洞箫賦>》:“趣從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詭譎。” 李善 注:“勿述,無所逆誤之貌。”
“勿述”一詞在中文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古義解析(文學典籍中的含義) 出自漢代王褒《洞箫賦》中的“趣從容其勿述兮”,李善注“勿述,無所逆誤之貌”。意為順暢、不逆,形容事物自然流暢、無阻礙的狀态。例如描述音樂或行文連貫性時使用。
二、現代字面拆解 由“勿”(禁止)和“述”(叙述)組成,字面可理解為“不要講述/禁止叙述”。這種用法多用于強調信息保密或隱私保護,如“此事勿述”即提醒不可洩露内容。
補充說明:
建議在文學分析時優先參考古籍注釋,日常交流則需明确表達意圖以避免歧義。
勿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不要言說、不要談論。它通過兩個字形組成,具有一定的造字規律。
勿述的部首是口,表示有關口的事物。它由8個筆畫組成,其中“勿”字由2個筆畫組成,“述”字由6個筆畫組成。
勿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代,勿的意思是不要、不得、禁止的意思。而述的意思是講述、叙述的意思。結合起來,勿述即指不要言說、不要談論。
在繁體字中,勿述保持了相同的形狀和意義。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勿的古體字形如下:
述的古體字形如下:
可以看出,古體字形和現代字形有所差異,但基本上保留了相同的結構和意義。
1. 意見不一緻,最好勿述此事。
2.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當保持沉默勿述。
- 勿論:不要進行讨論或争辯。
- 勿忘:不要忘記。
- 勿擾:不要打擾。
- 勿怪:不要生氣或責怪。
近義詞:不說、不提、不談
反義詞:說、提、談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