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改火的意思、改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改火的解釋

古代鑽木取火,四季換用不同木材,稱為“改火”,又稱改木。亦用以比喻時節改易。《論語·陽貨》:“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也。” 劉寶楠 正義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漢 ,廢於 魏 晉 以後,復於 隋 而仍廢……蓋四時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須改火以去茲毒,即是以救疾也。” 唐 史延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 宋 司馬光 《晉陽三月未有春色》詩:“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改火”是古代中國與取火方式相關的重要習俗,具體含義及文化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2.曆史背景與具體實踐

3.文化意義與演變

4.相關文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記載或詩詞用例,可參考《論語注疏》《蘇轼全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改火",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意思: "改火" 是一個中國漢語詞組,通常用來表示改動生火的位置或方式,特别是在烹饪過程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改火" 由兩個部首組成。"改" 使用的部首是"曰",由7個筆畫組成;"火" 使用的部首是"灬",由4個筆畫組成。 來源: "改火" 這個詞源于古代烹饪技術,用來指示在烹饪過程中調整或改變火源的位置和強度。 繁體: "改火" 的繁體形式為 "改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 "改火" 可能有不同的寫法,但在現代漢字中,通常使用簡化字形式進行書寫。 例句: "明天做菜的時候,記得要在煮沸後改火小火慢炖。" 組詞: "改火" 這個詞組可以與其他詞組搭配使用,如 "改變火勢"、"改改火候" 等。 近義詞: "改火" 的近義詞包括 "換火"、"轉火" 等,都可用來表示調整烹饪過程中的火源情況。 反義詞: "改火" 的反義詞可能是 "保持火力" 或 "停火",具體取決于烹饪情境的需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