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珍的意思、七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珍的解釋

(1).同“ 七寶 ”。 南朝 梁 沉約 《彌陀佛銘》:“願遊彼國,晨翹暮想,七珍非羨,三達斯仰。”《廣弘明集·唐西明寺鐘銘》:“七珍交鑄,九乳圖形。”

(2).泛指各種美味。 唐 柳泌 《玉清行》:“七珍飛滿座,九液酌如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珍"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分别源于佛教文化和傳統飲食文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佛教中的"七珍"(七寶)

指七種象征吉祥與功德的珍貴寶物,常見于佛經記載。不同經典所列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相通:

  1. 金(堅固光明,喻佛法不朽)
  2. 銀(清淨無垢,喻行者心性)
  3. 琉璃(青金石,喻智慧澄澈)
  4. 玻璃(水晶,喻清淨透達)
  5. 砗磲(貝類,喻潔白德行)
  6. 赤珠(紅寶石,喻慈悲喜舍)
  7. 瑪瑙(雜色寶石,喻法味無窮)

    文獻依據:

    《佛說阿彌陀經》載七寶為"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般若經》則列"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瑪瑙"。此類寶物象征修行者的功德圓滿,常見于佛像裝飾與法器。

    來源: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佛說阿彌陀經》;《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七寶"詞條釋義。


二、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七珍"

指七種珍貴食材,多用于宮廷宴席或養生藥膳,具體内容因時代和地域而異:

  1. 山珍類:熊掌、駝峰、鹿筋、猩唇(或代以豹胎、象拔等)
  2. 海味類:燕窩、魚翅、鮑魚、海參

    文化内涵:

    "七珍"與"八馐"并稱,體現古代對稀有食材的推崇,如《禮記》已有"珍用八物"記載。明清宮廷食譜中,"七珍"多指稀有野味與海産,象征尊貴身份。

    文獻依據:

    清代《調鼎集》載宮廷宴席"七珍"為熊掌、鹿尾、駝峰、猩唇、豹胎、酥酪蟬(奶制品)、雪蛤;《本草綱目》亦将部分食材列為滋補藥材。

    來源:

    清代童嶽薦《調鼎集》卷四"滿漢全席"篇;李時珍《本草綱目·獸部》。


文化引申與使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七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一、基本含義:同“七寶”

“七珍”與“七寶”同義,指代七種珍貴物品或財富。這一用法常見于佛教經典和古代文學作品中,具體内容因時代和經典版本而異:

二、佛教中的特殊含義

佛教中“七珍”有兩種解釋:

  1. 七種珍寶:即上述不同版本的佛教七寶,象征佛法莊嚴與修行功德。
  2. 七種王寶:指轉輪聖王擁有的七種寶物,包括:
    • 金輪寶(象征佛法傳播)
    • 主藏寶(摩尼寶,代表智慧)
    • 大臣寶(文官像,表持戒理性)
    • 玉女寶(女性菩薩像,寓意清淨)
    • 白象寶(象征佛法力量)
    • 勝馬寶(表迅捷精進)
    • 将軍寶(護法武士像)。

三、引申含義

在文學作品中,“七珍”可泛指珍貴稀有之物,如唐代柳泌《玉清行》中“七珍飛滿座”形容宴席上的各種美味佳肴。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形容珍貴資源或財富,常見于宗教典籍、曆史文獻及詩詞贊頌場景。若需了解具體某類“七珍”的詳細構成,可參考《翻譯名義集》《阿彌陀經》等佛教經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克莫拉安安逸逸拜爵拔苗助長班班可考辨核避浄兵役制倉急嘗味朝大夫趁景塵域刺舉大王父大臨打悶棍旦種暮成滴答風塵之言分劑鬼金羊和解呼噜艱患鑒寐艱拙狡兔三穴驕妄濟護禁寺九位抗捐匡邪曠儀涼不絲兒梁梠廉隅細謹六國販駱駝隆佑露台呂翁莽大夫末疾衲衣擰性迫淫悫勵擾躟鳝更身首實心實意守活寡太平花霆奮童雞圖度退任為鬼為蜮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