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vious ability]∶不正當的才能
如果說這也是才能,那不過是違法亂紀、胡作非為的歪才
(2) [be proficient at the Eclectis]∶精于雜學之人。舊時研究文學的人,以文章為正宗,其餘詩、詞、歌、賦等都稱為“雜學”
不合正道的才能。《紅樓夢》第十七回:“ 賈政 近來聞得 代儒 稱贊他專能對對,雖不喜讀書,卻有些歪才。”
“歪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不正當的才能
指通過非正當手段或違背道德規範展現的能力。例如:違法亂紀、胡作非為的才能。
例句:
《紅樓夢》中賈政評價寶玉時提到“歪才”,暗指其不務正業卻擅長詩詞的才能。
舊時對“雜學”才能的戲稱
古代以文章為學問正宗,詩詞歌賦等被視為“雜學”,精于此道者被稱為“歪才”。這類稱呼帶有調侃意味,并非完全貶義。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進一步查閱發音及例句。
《歪才》是指在某個領域或技能上具有特殊才能或天賦的人。這個詞通常用于形容那些獨具慧眼、眼光獨到、與衆不同的人。
《歪才》的部首是止,由3個筆畫組成。
《歪才》一詞的來源不确切,可能是街頭俚語的流行詞彙。在台灣地區,此詞可能翻譯為「才子」或「神童」。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沒有直接對應「歪才」的寫法。然而,古代漢字的書寫和發展與現代不同,因此無法确定确切的古代寫法。
1. 他在音樂領域真是個真正的歪才,簡直無人能及。
2. 她是一個畫家中的歪才,她獨特的繪畫風格使她脫穎而出。
1. 才華橫溢
2. 才情出衆
3. 天賦異禀
4. 獨具慧眼
1. 創意者
2. 天才
3. 能手
4. 能人
1. 平庸者
2. 笨拙者
3. 無能者
4. 落後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