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丞郎的意思、丞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丞郎的解釋

唐 尚書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總稱。尚書在左右丞之上,也稱丞郎。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臣伏見國家公卿将相之具,選於丞郎、給舍之材。”《舊唐書·劉栖楚傳》:“﹝ 楚 ﹞俄又宣授刑部侍郎。丞郎宣授,未之有也。”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八:“ 唐 所謂丞郎,謂左右丞、六曹侍郎也。尚書雖序左右丞上,然亦通謂之丞郎,猶今言侍從官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丞郎”是唐代官職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唐代尚書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統稱。尚書省作為中央行政核心機構,其左右丞(正四品)分管省内事務,而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侍郎(正四品至從三品)則輔助尚書管理各部政務。

  2. 涵蓋範圍的特殊性
    雖然“尚書”官職在左右丞之上(如六部尚書為從二品),但因其與丞、侍郎同屬尚書省高層,有時也被泛稱為“丞郎”。例如《舊唐書》記載劉栖楚被授“刑部侍郎”時,特别提到“丞郎宣授,未之有也”,凸顯侍郎亦屬丞郎範疇。

  3. 曆史背景與職能
    丞郎是唐代選拔高級官員(如公卿、将相)的重要來源。如白居易在《大官乏人策》中提及,國家高層人才多從丞郎及給事中、中書舍人中選拔。此外,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也佐證了這一官職結構的延續性。

  4. 文獻例證
    唐代潘孟陽曾任戶部侍郎(丞郎之一),其母通過觀察同僚衣着判斷其仕途潛力,衍生出成語“慘綠少年”,側面反映丞郎群體的社會地位。

“丞郎”是唐代中央行政體系中的高階官職集合,涵蓋尚書省核心要職,對唐代政治運作和人才晉升具有關鍵作用。需注意這一稱呼主要通行于唐代,後世(如宋代)僅作曆史追溯時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丞郎(chéng láng)的意思是指古代官職中級别較低的官員,一般指少年時期的官員。拆分部首是丨和阝,筆畫為10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職制度。 《丞郎》這個詞在繁體字中是「丞郞」。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以将「丞郎」寫成「丞」と「郎」兩個字。例如,「丞官」指的是官職為丞的官員,“郎中”指的是古代官職中的高級官員。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少年丞郎們正在學習如何處理政務。 2. 他是一位有才華的年輕丞郎,備受贊賞。 3. 這個職位需要經驗,所以年輕的丞郎們要充實自己的知識。 一些與「丞郎」相關的組詞有: 1. 丞相(chéng xiàng):古代官職,指的是宰相。 2. 丞義(chéng yì):官員所做之事的意義與作用。 3. 丞職(chéng zhí):丞的職務和工作。 關于近義詞和反義詞,與「丞郎」非常接近的近義詞很少,因為它是一個特定的官職名稱。而反義詞取決于具體上下文,因為它是官員裡較低級别的職位,與較高級别的官職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