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丞郎的意思、丞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丞郎的解释

唐 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总称。尚书在左右丞之上,也称丞郎。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臣伏见国家公卿将相之具,选於丞郎、给舍之材。”《旧唐书·刘栖楚传》:“﹝ 楚 ﹞俄又宣授刑部侍郎。丞郎宣授,未之有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唐 所谓丞郎,谓左右丞、六曹侍郎也。尚书虽序左右丞上,然亦通谓之丞郎,犹今言侍从官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丞郎”是唐代官职术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唐代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的统称。尚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核心机构,其左右丞(正四品)分管省内事务,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侍郎(正四品至从三品)则辅助尚书管理各部政务。

  2. 涵盖范围的特殊性
    虽然“尚书”官职在左右丞之上(如六部尚书为从二品),但因其与丞、侍郎同属尚书省高层,有时也被泛称为“丞郎”。例如《旧唐书》记载刘栖楚被授“刑部侍郎”时,特别提到“丞郎宣授,未之有也”,凸显侍郎亦属丞郎范畴。

  3. 历史背景与职能
    丞郎是唐代选拔高级官员(如公卿、将相)的重要来源。如白居易在《大官乏人策》中提及,国家高层人才多从丞郎及给事中、中书舍人中选拔。此外,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也佐证了这一官职结构的延续性。

  4. 文献例证
    唐代潘孟阳曾任户部侍郎(丞郎之一),其母通过观察同僚衣着判断其仕途潜力,衍生出成语“惨绿少年”,侧面反映丞郎群体的社会地位。

“丞郎”是唐代中央行政体系中的高阶官职集合,涵盖尚书省核心要职,对唐代政治运作和人才晋升具有关键作用。需注意这一称呼主要通行于唐代,后世(如宋代)仅作历史追溯时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丞郎(chéng láng)的意思是指古代官职中级别较低的官员,一般指少年时期的官员。拆分部首是丨和阝,笔画为10画。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职制度。 《丞郎》这个词在繁体字中是「丞郞」。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以将「丞郎」写成「丞」と「郎」两个字。例如,「丞官」指的是官职为丞的官员,“郎中”指的是古代官职中的高级官员。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少年丞郎们正在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2. 他是一位有才华的年轻丞郎,备受赞赏。 3. 这个职位需要经验,所以年轻的丞郎们要充实自己的知识。 一些与「丞郎」相关的组词有: 1. 丞相(chéng xiàng):古代官职,指的是宰相。 2. 丞义(chéng yì):官员所做之事的意义与作用。 3. 丞职(chéng zhí):丞的职务和工作。 关于近义词和反义词,与「丞郎」非常接近的近义词很少,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名称。而反义词取决于具体上下文,因为它是官员里较低级别的职位,与较高级别的官职相对。

别人正在浏览...

罢乏百支支卜钱车门弛绝传扬垂荣殚匮盗取断绝对玩顿跌讹缺方麯汾浍俯镜歌管勾染贯通融会汉关蒿薤弘伟护军使简退恝视进退两端举棋不定具体劳动空穴苦海琅瑘黧鸡犛靬緑莹莹梅谿霓裳羽衣舞欧体辟远琼香全新屈心入抄杀戒勝境神旗神逸噬不见齿税间架诉辨弹花天骨停传透骨酸心剸剧推类托胎污言秽语霞扉小次霞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