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瑟縮的意思、瑟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瑟縮的解釋

[cower;curl up with cold] 身體因寒冷、驚恐等而蜷縮、抖動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着。——《風筝》

他瑟瑟縮縮地走到任天華面前。——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詳細解釋

(1).收縮;蜷縮。《呂氏春秋·古樂》:“民氣鬱閼而滞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 陳奇猷 集釋:“瑟縮猶言收縮。筋骨收縮,故不達。” 宋 王安石 《和錢學士喜雪》:“山鴉瑟縮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歸。” 清 姚燮 《賣菜婦》詩:“棉衣已典,無錢不可贖,嬌兒瑟縮抱娘哭。” 魯迅 《野草·秋野》:“她于是一笑,雖然顔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着。”

(2).遲緩;遲疑。 唐 牛僧孺 《相國崔群家廟碑》:“九州歲貢,瑟縮不集。” 明 宋濂 《恭跋禦賜詩後》:“臣舉觴至口端,又復瑟縮者三。上笑曰:‘男子何不慷慨為!’”

(3).象聲詞。形容風雨之聲。 宋 蘇轼 《洞庭春色賦》:“卧松風之瑟縮,揭春溜之淙潺。” 元 揭傒斯 《黃鹄山聽雨得清字》詩:“瀟灑松上來,瑟縮花間鳴。” 王闿運 《到廣州與婦書》:“乳枝磬落,松風瑟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瑟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釋義

  1. 因寒冷或恐懼而蜷縮、發抖
    指身體因外界寒冷、驚恐等刺激而蜷縮或顫抖。例如:

    • “他瑟瑟縮縮地走到任天華面前。”()
    • “清晨,寒氣未退,挂着白霜的小草瑟縮在一起。”()
  2. 引申為遲緩、遲疑
    在部分古籍中,也用于形容動作或狀态的猶豫、不流暢。例如:

    • 《呂氏春秋》提到“筋骨瑟縮不達”,指筋骨收縮導緻行動受阻()。
  3. 象聲詞,形容風雨聲
    少數語境中可模拟風雨聲,如蘇轼《洞庭春色賦》中“卧松風之瑟縮”()。


用法與例句


來源與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完整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瑟縮》的意思

《瑟縮》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恐懼或害怕到萎縮、退縮的程度。形容因畏懼而表現出身體和心理的緊張、僵硬。

拆分部首和筆畫

《瑟縮》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玉”和“缶”。其中,“玉”是瑗字旁,“缶”是缸字旁。根據部首檢字法,可以根據這兩個部首确定該字在字典中的位置。

《瑟縮》的總筆畫數為19畫。

來源

《瑟縮》最早見于《莊子·齊物論》:“文章蓋有常而道無常。故文章有瑟縮之倫。”這是莊子在論述虛無之道時使用的,意指文章的技巧、風格等是有規律的,而道則超越了固定的規律。

繁體

《瑟縮》的繁體字是「瑟縮」。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古代字體形态,古時候《瑟縮》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然而,由于限于篇幅,無法詳細列出每一種字體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當聽到爆竹聲,他的心情瑟縮了一下。

2. 他看到老師生氣的樣子,不由得瑟縮了一下。

3. 面對困難,不要瑟縮,要勇往直前。

組詞

瑟縮的相關詞彙有:瑟瑟發抖、畏縮、害怕、恐懼。

近義詞

瑟縮的近義詞有:戰戰兢兢、提心吊膽、膽戰心驚、惴惴不安。

反義詞

瑟縮的反義詞有:泰然自若、鎮定自如、大方從容、面不改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