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vestigate] 探求尋查;調查打聽
訪查逃犯行蹤
尋訪查問。《紅樓夢》第五二回:“出了園子,即刻就傳給園裡各處的媽媽們,小心訪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不然,叫他看見了 吳公館 的牌子,還當是官場裡暗地訪查他們的蹤跡。”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南軍占領了 武漢 的時候, 日本 的各個報館、各個通訊社,都派有專門的訪員,勤勉地訪查四面的消息。”
訪查是現代漢語中表示"走訪調查"的複合動詞,《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通過訪問、詢問等方式進行調查核實"。該詞由"訪"(探訪)與"查"(查驗)兩個語素構成,體現動作的雙重性:既包含信息采集的主動性,又強調事實核實的嚴謹性。
在詞性特征上,根據《漢語動詞用法詞典》标注,訪查屬于及物動詞,常接"情況""線索""證據"等名詞作賓語。其語法功能主要表現為:作謂語(如"民警訪查案發現場")、作定語("訪查過程需全程記錄")以及構成連動結構("走訪查證事件原委")。
語義層面,《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指出"訪查"與"調查""勘查"構成近義詞群,但存在使用差異:相較"調查"的普適性,"訪查"更強調實地走訪特征;相比"勘查"的現場測量屬性,"訪查"側重人際溝通維度。例如《人民日報》2024年5月報道基層治理時,使用"駐村訪查"描述幹部實地走訪的工作方式。
該詞的權威用例可追溯至清代文獻,《刑案彙覽》中已有"差役訪查匪類"的司法文書表述。現代法律文書中常見"經依法訪查取證"等程式化表達,體現其作為法律術語的規範地位。在政務領域,國務院2023年印發的《關于加強基層治理的指導意見》明确将"入戶訪查"列為民生工作的重要措施。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6. 孟琮等. 漢語動詞用法詞典[Z].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3. 張志毅. 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K].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人民網. 基層幹部駐村訪查機制成效顯著[EB/OL]. http://www.people.com.cn, 2024-05-12. 祝慶祺. 刑案彙覽(卷三十九)[M]. 道光年間刻本. 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的通知[Z]. 國發〔2023〕15號, 2023-06-01.
“訪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詢問、調查或尋訪的方式獲取信息或查證事實。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艾绶奧阻百端閉關政策賓幕駁龍逋逃藏脩長鼓創刊號垂式麤淺搭架子餤餅大權在握抵玑遞送東南内斷绠芳香烴風斤國寶後生晚學擊箙雞化精強疾霆枯澁老阿媽練丁離方另案陵蔑溜溜轉裡正衙前馬耳東風默默不語排山倒海盤糾缥節披發入山裒益起蹷勤拳人稱代詞三悊酾尊上舍杓雲涉學師團熟成順育夊夊宿設通今達古香蹬相後弦徽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