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寶的意思、國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寶的解釋

(1) [national treasure;treasure of the country;natioual heirloom]∶國家的寶物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

(2) [special contributor to the country;best talents of a nation]∶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的贊譽

成就卓著的老科學家被國人譽為國寶

詳細解釋

(1).國家的寶器。《左傳·成公二年》:“子得其國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難,其榮多矣。” 杜預 注:“國寳,謂甗磬。” 唐  崔曙 《奉試明堂火珠》詩:“遙知太平代,國寳在名都。” 宋  葉適 《受玉寶賀表》:“天運重來,國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

(2).特指傳國玺。《新五代史·雜傳·王珂》:“ 莊宗 自 鄆 入京師, 末帝 聞 唐 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爲,自持國寳,指其宮室謂 瓚 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畫如何耳!’”3.國家的寶貴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寳也。” 唐  杜甫 《送長孫九侍禦赴武威判官》詩:“尊前失詩流,塞上得國寳。” ********* 《英勇抗戰三年中的五一節》:“其中所留技術工人不少,這都是抗戰建國時代的國寶。”4.國币。 鄭觀應 《盛世危言·鑄銀》:“ 中國 錢幣,古分金、銀、銅三品,其行于世也,謂之國寳。”參見“ 國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寶"是現代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詞源學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界定為"國家級的珍貴器物或生物",該定義包含雙重維度:物質文化遺産(如青銅器、書畫)與自然遺産(如大熊貓)。這一釋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寶"字從"宀"(房屋)與"缶"(器皿)的甲骨文演化,象征藏于屋内的珍稀器物。

二、分類學特征 根據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國寶級文物需同時滿足三個标準:①曆史斷代價值(如殷墟甲骨文);②藝術審美高度(如《清明上河圖》);③工藝技術水平(如曾侯乙編鐘)。自然遺産方面,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将大熊貓列為旗艦物種,其黑白毛色契合道家陰陽哲學,成為中華文明的精神圖騰。

三、語義擴展應用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語料庫中,該詞存在18.7%的比喻用法,特指對國家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物。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官方媒體稱為"活國寶",此處語義遷移體現了漢語"以物喻人"的修辭傳統。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研究顯示,這種用法最早可追溯至《後漢書》對蔡倫的"國之瑰寶"稱謂。

網絡擴展解釋

“國寶”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國寶指代兩類核心内容:

  1. 國家珍貴物品:指具有極高曆史、文化或藝術價值的文物、自然遺産等,如大熊貓、傳世文物等(例:大熊貓被稱為中國國寶)。
  2. 傑出人才象征:比喻對國家發展有特殊貢獻的人物,如資深科學家、藝術家等。

二、具體分類與例證 •物質類國寶:青銅器、書畫、古籍等文物(如《千裡江山圖》);巴西國家博物館大火中損毀的文物被視為國家文明的重大損失。 •非物資類國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或如《大秦帝國》中提到的國家棟梁人才。

三、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左傳·成公二年》“子得其國寳”的典故,原指象征國家權力的器物。現代定義擴展至文化象征與人才領域。

四、現代價值标準 根據權威解釋,國寶需滿足:

  1. 承載國家曆史記憶
  2. 體現民族文化獨特性
  3. 具有不可替代性
  4. 能引發國民認同感(如巴黎聖母院之于法國)

五、保護意義 國寶的滅失可能造成文明斷層(如巴西博物館火災),因此各國普遍通過立法加強保護,并開展“再造國寶”等文化修複工程。

該詞兼具物質與人文雙重内涵,既包含具象的珍貴遺産,也涵蓋抽象的精神象征,是國家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

别人正在浏覽...

擺渡頒布班妾本途畢備財虜漕薦杵瓜蔥粲麤缯耽酒點媂對比溫度鈍聞婦功耕道羹藜攻門乖踳光澤谷草詭森森含明隱迹何事賄門賄赇火居活字印刷簡備江鮮禁動井竈酒後失言極惡不赦濫過老年間離鸾别鳳靈車毛丸門衡面目可憎瀎泧疲堕千裡莼羹箐峒窮光蛋蛩駏氈啓問勸耗缺然曲子相公尚小雲傷殒閃離設榻時才撕破臉皮田畼外語鄉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