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缥節的意思、缥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缥節的解釋

青竹節。 唐 韓愈 《新竹》詩:“筍添南堦竹,日日成清閟。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揜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缥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缥節”讀作piǎo jié,意為“青竹節”。其中,“缥”指青白色或淡青色,“節”指竹子的莖段或分枝處,組合後特指顔色青翠的竹節。

  2. 出處與文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韓愈的《新竹》詩:“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缥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詩句通過“缥節”描繪竹節經霜後仍保持青翠的意象,突出竹子的堅韌與清雅。

  3. 構詞分析

    • 缥(piǎo):古漢語中多形容青白色絲織品或淡青色,如“缥帙”(書卷)。
    • 節(jié):指竹節,也引申為植物莖的分段或事物的關鍵部分。
  4. 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典詩文或文學描寫中,現代漢語使用較少,常見于對自然景物或傳統意象的刻畫。

若需進一步了解韓愈原詩背景或竹文化相關表達,可參考古典文學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缥節的意思

缥節(piāo jié)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雲煙缥缈、若隱若現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缥(piāo)的部首是纟(糸),共計六畫;節(jié)的部首是月,共計五畫。

來源

缥節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缥指雲煙缥缈,節指細小的部分。意為細小的東西在雲煙之中若隱若現。

繁體

缥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缥節的寫法略有不同。缥字的構造在上部分加一點,下部分(票)的右邊加一橫即可;節字在左部分加一點,中間部分做成紋樣,表示有節奏感的樣子。

例句

1. 曙光中,遠處山巒缥缈,如夢似幻。

2. 窗外的風景若隱若現,猶如缥節一般美麗。

組詞

缥缈、缥渺、缥天、朦胧缥缈

近義詞

若隱若現、飄渺、朦胧

反義詞

鮮明、清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