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嘉言。 晉 陸機 《長安有狹邪行》:“傾蓋承芳訊,欲鳴當及晨。”《文選·顔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議芳訊,大教克明。” 李善 注:“ 鄭玄 《毛詩箋》曰:‘訊,言也。’”
(2).對親友音問的美稱。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顔光祿》:“敬覽芳訊,研復淵旨。” 唐 權德輿 《酬陸6*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詩:“芳訊發幽緘,新詩比良覿。” 清 納蘭性德 《滿宮花》詞:“盼天涯,芳訊絶,莫是故情全歇?”
(3).指花開的信息。 清 龔自珍 《高陽台》詞:“秋花繞帳瞢騰卧,醒來時芳訊微聞。”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芳訊漢語 快速查詢。
“芳訊”是漢語中具有典雅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學應用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芳”本義為花草香氣,《說文解字》釋為“香艸也”,引申指一切美好的事物;“訊”在《爾雅》中解作“問也”,古漢語中可指代消息傳遞。二字組合後,“芳訊”最初指代帶有芬芳氣息的春信,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記載其可特指“春日花開的信息”。
二、文學引申 唐代詩人李商隱《題二首後重有戲贈任秀才》中“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一句,注家多認為“芳訊”暗喻知音傳信(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商隱詩歌集解》)。宋代後詞牌中漸指代佳人之音信,如《全宋詞》收錄呂渭老《薄幸》詞“芳訊成撚指,甚遠客他鄉,老懷如此”,此處即指戀人的書信。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其現代義項為:①春天的信息;②敬辭,稱他人的書信或問候。多用于書面語體,如“靜候芳訊”可作為期待回信的雅緻表達。
“芳訊”是一個漢語詞彙,常見于古典文學和書信往來,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義項:
指有德行的言論或文章。
出處:晉代陸機《長安有狹邪行》中“傾蓋承芳訊,欲鳴當及晨”,意為在短暫相遇中接受美好的言論。
延伸:唐代顔延之在《皇太子釋奠會作》詩中提到“肆議芳訊,大教克明”,指通過讨論嘉言來彰明教化。
用于書信或問候中,表達對親友消息的珍視。
出處:南朝宋何承天《答顔光祿》中“敬覽芳訊,研復淵旨”,意為恭敬閱讀對方的來信。
例句:唐代權德輿《酬陸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有“芳訊發幽緘,新詩比良覿”,形容友人書信如當面交談般親切。
特指春天花開或植物萌發的訊息。
出處:清代呂碧城《陌上花·丹砂抛處》中“待溫回黍谷,消寒同賦,绛梅芳訊”,描繪梅花開放的訊息。
延伸:清代龔自珍《高陽台》詞“秋花繞帳瞢騰卧,醒來時芳訊微聞”,亦用此意。
“芳訊”多用于古典詩詞或文雅語境,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文學創作或特定文化表達中。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書信中多指問候,詠物時多關聯自然景象。
扒杆寶髻筆次晨雞吃不退傳政打長工大後年憚明彫麗遞遷頓河垛積方當浮沉福德田槁箨高軒汩和固疾蠱師含瑕積垢鎬池君花梢翚褕将衛蛟色浃髓淪肌節令據證開滌喟然歎息攔河壩勒崇林麓籠鞭旅進旅退冒濁馬前課木鵰慕料起爨求竭全價射程舍己芸人牲魚沈懿素纨毯子貼典铤險涕泗交下吞舟是漏鼍鳴鼈應瓦檠威迫利誘文藝作品鄉年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