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山林。《周禮·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林麓之饒,于何不有。” 薛綜 注:“木叢生曰林。” 李善 注:“《穀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麓。’”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或結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圍於山澤之表。” 唐 杜甫 《客堂》詩:“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清 周安 《遊道場山》詩:“逶迤步崇岡,奔迫下林麓。”
“林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林麓”指山腳或山間的茂密樹林,常用來形容自然景色優美、生态繁茂的區域。該詞由“林”(樹木叢生之地)和“麓”(山腳)組合而成,強調山林與地形的結合。
古代典籍
詩詞與文學
唐代杜甫等詩人常以“林麓”入詩,如“林麓之饒,于何不有”(《西京賦》),突顯其作為文學意象的豐富性。
“林麓”既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文學意象,承載着古代制度、自然審美和文化意蘊。其用法多見于典籍與詩詞,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描繪生态或人文景觀。
《林麓》指的是一個地名,也可以用作人名,常見于中國。
《林麓》的部首是木(mù),全拼是lín lù。其中“林”字由8畫組成,“麓”字由20畫組成。
《林麓》的來源于中文普通話詞彙,沒有确切的古代典籍對其起源進行記錄。
《林麓》的繁體字為「林麓」,拼音為「lín lù」。
在古代,漢字寫法經曆了演變。關于《林麓》這個詞,古時候可能沒有固定的寫法記錄下來。
1. 這座莊園坐落于美麗的《林麓》之間。
2. 他的名字叫做《林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
林間、林地、麓下、 麓洞、 林蔭、 林海
林地、樹林、森林
平原、曠野、沙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