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旅進旅退的意思、旅進旅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旅進旅退的解釋

[always follow the steps of others,forward or backward—have no definite views of one's own] 形容自己沒有什麼主張,與别人共進退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國語·越語上》

詳細解釋

(1).一同前進,一同後退。形容行動統一。《國語·越語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 清 周亮工 《盛此公傳》:“ 此公 盲矣猶不忘視,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氣,頫而與邑之黃口兒扶掖彳亍,旅進旅退,争有司階前盈尺地而不慚,豈不悲哉。”

(2).猶言隨大流。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記》:“復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苟祿,備員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 元 揭傒斯 《與蕭維鬥書》:“夫公之出處,非若彼旅進旅退之人。旅進旅退之人雖千萬,不足為天下輕重。”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旅進旅退,坐食俸錢,而每責僮婢不事事,毋乃亦腹诽矣乎!”亦省作“ 旅退 ”、“ 旅進 ”。 唐 鄭谷 《前寄左省張起居一百言尋蒙唱酬見譽過實》詩:“旅退慚隨衆,孤飛怯向前。”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詩:“因思筮仕來,倏忽過十年。峩冠蠧黔首,旅進長素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旅進旅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成語定義

“旅進旅退”指與他人共同進退,形容行事隨大流而沒有獨立見解或主張。含貶義,多用于批評缺乏主見、盲目附行為。語出《禮記·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 原指古代演奏雅樂時隊列整齊劃一的進退場面,後引申為行為上的隨波逐流。

二、核心含義解析

  1. 本義溯源

    源自周代禮樂制度,“旅”即“俱”,意為衆人步調一緻。如《國語·越語上》載:“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 此處強調軍事行動中集體的統一性。

  2. 引申義演變

    後世語義轉向消極,如宋代王禹偁《待漏院記》批判庸官:“複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苟祿,備員而全身者。” 凸顯對無主見、混迹群體的諷刺。

三、權威詞典釋義

四、典型用法示例

  1. 曆史文獻

    清·魏源《默觚·治篇》:“士人旅進旅退,以苟且求容悅。” 揭露士大夫階層因循守舊的風氣。

  2. 現代語境

    常見于批評職場或社會中的盲從現象,如:“決策會議上若人人旅進旅退,創新便無從談起。”


參考資料

  1. 《禮記·樂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國語·越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王禹偁《待漏院記》收錄于《宋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4.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
  5.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旅進旅退”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用法與結構

三、例句與典故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擴展信息

總結來看,該成語既包含曆史典故,又反映社會現象,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暗黑安祯安裝包船曝光八水蒼黃沉痼塵域弛然傳號船艦茨茅踧蹐東坡羹堆墨耳杯反本還原風雨衣格陵蘭恭承過隙白駒含詠畫論假局子見顧驚變诘屈謷牙局氣考牧克分子墾發恐曷讕躛老版老妪能解鐮尾領養裡應外合賣契寝穴绮襦纨褲群衆影響弱室撒數山姜生拉硬扯神玺死鬥厮诨私增悚怯擡獎唐古特跳到黃河也洗不清楟食妄為問卦孝節諧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