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嘉言。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议芳讯,大教克明。” 李善 注:“ 郑玄 《毛诗笺》曰:‘讯,言也。’”
(2).对亲友音问的美称。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颜光禄》:“敬览芳讯,研復渊旨。” 唐 权德舆 《酬陆6*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诗:“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覿。” 清 纳兰性德 《满宫花》词:“盼天涯,芳讯絶,莫是故情全歇?”
(3).指花开的信息。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芳讯汉语 快速查询。
“芳讯”是一个汉语词汇,常见于古典文学和书信往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义项:
指有德行的言论或文章。
出处:晋代陆机《长安有狭邪行》中“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意为在短暂相遇中接受美好的言论。
延伸:唐代颜延之在《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中提到“肆议芳讯,大教克明”,指通过讨论嘉言来彰明教化。
用于书信或问候中,表达对亲友消息的珍视。
出处:南朝宋何承天《答颜光禄》中“敬览芳讯,研復渊旨”,意为恭敬阅读对方的来信。
例句:唐代权德舆《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有“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覿”,形容友人书信如当面交谈般亲切。
特指春天花开或植物萌发的讯息。
出处:清代吕碧城《陌上花·丹砂抛处》中“待温回黍谷,消寒同赋,绛梅芳讯”,描绘梅花开放的讯息。
延伸:清代龚自珍《高阳台》词“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亦用此意。
“芳讯”多用于古典诗词或文雅语境,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文学创作或特定文化表达中。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如书信中多指问候,咏物时多关联自然景象。
奥斯曼帝国白叠布标客鄙虐彬蔚惭胲襜襜痴倒赤铁主义牀茵大厦栋梁东京大学耳闻眼见非云杆秤革阓光祚官蛙鼓唇弄舌桂花酒国秉火绳夹布迦黎监戒进越迥然不羣郡郛俱揔开布慨允枯丛老凤良言隆寄露根殴公骂婆欧洲联盟条约潘掾爬栉迫人启佐权事攘手茸毛丧精扫犁庶揆私盐私醋思烟台四月太平令天赐同等头项万官文苑匣子细故喜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