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汩和的意思、汩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汩和的解釋

擾亂和氣;損傷元氣。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立不朽之言者,不以産業汩和;追下帷之績者,不以窺園涓目。”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有用人之用也,無用我之用也。循身者不以名汩和,修生者不以物累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汩和”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形和字義角度進行拆解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說文解字》等權威辭書記載:

  1. “汩”(gǔ)本義為水流湍急之貌,《說文解字》釋作“治水也”,引申為擾亂、湮沒之意,如《楚辭·天問》中“不任汩鴻”。
  2. “和”(hé)指調和、和諧,《爾雅》注“和,諧也”,《禮記·中庸》強調“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體現事物交融的平衡狀态。

組合使用時,“汩和”可理解為通過調和達到自然消融的狀态,常出現在道家哲學語境中,如《莊子·天下》所述“與天地為合,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描述萬物在動态中歸于和諧的境界。該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動制靜”“陰陽相濟”的哲學觀。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汩和”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汩和”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為擾亂和氣、損傷元氣。該詞由“汩”(gǔ)與“和”組合而成: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

  1. 《抱樸子·守塉》提到“不以産業汩和”,指不因追求物質利益擾亂内在平和。
  2. 《抱樸子·博喻》中“不以名汩和”,強調不因名利損傷元氣。

三、現代語境中的應用

現代多用于比喻破壞和諧關系或内在平衡,例如:

四、注意事項

需區分“汩”(gǔ,右為“曰”)與“汨”(mì,右為“日”),後者特指汨羅江。

别人正在浏覽...

北美自由貿易區并軌不洽憯遬倡園花垂橐唇齒楚弄吳吹辭诰焠兒呆腦呆頭頂相締約國動物學東中端相噁嗪發卷光趺涵濡還魂草忽剌巴兒掎扢久許幾務儁傑藞苴狼顧狐疑老羊皮蠡酌管窺律賦棉花嘴暮節盤水庖人偏駕牆外漢乞寒檾蔴塊清濁同流瓊版邱垅熱能乳兒瑞曲汝南諾桑根三身殿讪臉視下如傷獸行宿敵逃佚天理教挽讬萬幸蕭關骁彍矖矌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