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芳塵台的意思、芳塵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芳塵台的解釋

後趙 石虎 于 太極殿 前起樓,高四十丈,窮極珍奇,淫侈無度,碎異香為屑,數百人于台上揚散之,謂使塵霧生香,名為“芳塵臺”。見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芳塵台”是古代曆史建築中的一個典故,其核心含義與後趙統治者石虎的奢侈行為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芳塵台是後趙時期(公元319-351年)君主石虎在太極殿前建造的一座奢華高台。據晉代王嘉《拾遺記·晉時事》記載,石虎命人将珍貴香料碾碎成屑,由數百人在高台上抛灑,使飛揚的塵土帶有香氣,故得名“芳塵台”。

二、建築特點與用途

  1. 規模宏大:台高四十丈(約合現代120米),極盡珍奇裝飾,展現統治者的鋪張。
  2. 香料儀式:通過人工揚撒香料碎屑制造“香霧”,屬古代罕見的感官享樂設計。
  3. 象征意義:成為後世批判統治者奢靡無度的典型例證,如《拾遺記》直接評價其“淫侈無度”。

三、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提到該詞指“文人雅集場所”,但此說法未見于正史記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用。主流曆史文獻均指向其原始含義與後趙宮廷相關。

四、文化影響

該典故被收錄于《漢語大詞典》《辭海》等工具書,成為漢語中象征過度奢華的固定文化意象,常見于曆史評論或文學修辭場景。


注:如需原始文獻考證,可參考晉代王嘉《拾遺記》卷九相關内容,或查閱《晉書》等正史對石虎統治時期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芳塵台》這個詞是指美麗的花香彌漫的地方。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艹”(草字頭)、右邊是“丸”(丸字底)。按照筆畫拆分,共有九個筆畫。 “芳塵台”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描述了一個華美而聞名的花園。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這個詞按照《康熙字典》的記載,字頭的“草”字稍微有些差異,并且右邊的“丸”字寫成了“丨”.這也是書法藝術上的一種變化。 例句:“紅樓夢中描述了大觀園的芳塵台,使讀者沉浸在美麗的花香中。” 與“芳塵台”相關的詞彙有:花園、花香、花海等。 近義詞有:香香草地、花花世界。 反義詞有:腐朽廢墟、死寂角落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