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寄的意思、酬寄的詳細解釋
酬寄的解釋
猶寄贈。 唐 元稹 《<白氏長慶集>序》:“是後,各佐 江 通 ,復相酬寄。”
詞語分解
- 酬的解釋 酬 ó 勸酒:酬酢。 用財物報答:酬勞。酬謝。酬金。報酬。 交際往來:應(宯 )酬。酬對。酬和(?)(用詩詞應答)。酬唱(用詩詞互相贈答)。 實現願望:壯志未酬。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寄的解釋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懷。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蟲。 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寄信。寄錢。 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子。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酬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寄贈”,即通過寄送的方式贈予他人,常見于文人之間的詩文或物品往來。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酬”:在古漢語中可指應答、酬謝或詩文贈答;“寄”則指托人遞送或寄托。組合後,“酬寄”特指通過寄送的方式回贈或贈予。
2.語境與用法
- 多用于描述古代文人間的互動,如互贈詩文、書信或物品。例如唐代元稹在《<白氏長慶集>序》中提到:“是後,各佐江通,復相酬寄”,指他與白居易在江州、通州任職時互相寄贈詩作。
3.與現代用法的區别
-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該詞,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支付報酬并寄送”,但這一說法缺乏古典文獻支持,可能是對“酬”字現代含義的誤讀。
4.相關延伸
- 近義詞:寄贈、酬答、投贈。
- 文化背景:體現了古代文人以詩文會友的傳統,如唐代“元白”(元稹、白居易)通過酬寄詩作維系友誼。
“酬寄”是古典文獻中的特定表達,強調通過寄送進行文化或情感的傳遞,而非現代意義上的“支付報酬”。如需深入理解,可參考《白氏長慶集》及相關唐代詩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酬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是指回答或回複寄出的信函或禮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酬:部首酉,總筆畫13;
- 寄:部首宀,總筆畫11。
來源: 《酬寄》一詞出自古代文學作品,用于描述表示回應寄來信函或禮物的行為。
繁體: 酬寄 (same as simplified version)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酬寄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請參考相關的曆史文獻和字典。
例句:
- 我今天收到了朋友的生日禮物,我會馬上酬寄一封感謝信給他。
- 收到您的來信,非常感謝!我會盡快酬寄您的問題的答複。
組詞:
- 酬謝:表示回應或回報别人給予的幫助或好處。
- 酬金:表示報酬或付款的金額。
- 寄信:表示通過郵局将信函發送給收信人。
近義詞: 回信、感謝函、答謝。
反義詞: 無回應、不回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