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古代 密須國 人。《詩·大雅·皇矣》:“ 密 人不恭,敢距大邦。” 朱熹 集傳:“ 密 密須氏 也, 姞 姓之國,在今 寧州 。”參見“ 密須 ”。
(2).親密的人。 唐 盧綸 《綸與吉侍郎中孚等追遊向三十載》詩:“始趨甘棠陰,旋遇密人迎。” 唐 劉言史 《送僧歸山》詩:“ 楚 俗翻花自送迎,密人來往豈知情。夜行獨自 寒山寺 ,雪徑泠泠金錫聲。”
“密人”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曆史來源:
源自《詩經·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這裡的“密人”指密須國(周朝時期的姞姓諸侯國,位于今甘肅靈台)的臣民。朱熹在《詩集傳》中也注解為“密須氏”。
現代釋義:
現多用于指代與密須國相關的曆史人物或事件,屬于古漢語用法。
基本含義:
指關系親近、信任的人,如知己、摯友或親人。例如唐代盧綸的詩句“旋遇密人迎”,劉言史的“密人來往豈知情”均為此意。
擴展用法:
部分現代語境中,可能引申為保密相關人員(如“保密人員的天職”),但此用法較罕見,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探讨詞語的文獻用例,可參考《詩經》或唐代詩詞。
密人指的是能夠保守秘密、值得信任的人。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朋友、親人或配偶等能夠與自己分享秘密并保守秘密的人。
密人的部首是宀(mián),它表示有關房屋、屋頂的事物。宀的拼音是"mian"。
密人的總筆畫數為11畫。漢字的筆畫是指一個漢字所需要的一筆一畫的畫法。
密人這個詞最初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在《左傳》中有記載:“季孫将如楚伐鄭,使密人與諸子俱行。”
在繁體字中,密人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對于密人的字形有所不同。在古漢字中,密人的寫法是「祕人」。 同樣的意思,不同的字形。
1. 她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我們彼此都是密人。
2. 隻有密人才能知道我的内心秘密。
密切、保密、秘密、親密等
知己、好友、要好、知心人等
敵人、陌生人、不熟悉、不信任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