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桯的意思、碓桯的詳細解釋
碓桯的解釋
支碓的木架。 南唐 李建勳 《田家》詩之一:“犬吠隈籬落,雞飛上碓桯。”
詞語分解
- 碓的解釋 碓 ì 木石做成的搗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桯的解釋 桯 ī 床前幾。 古代車上插車蓋柄的長木筒:“輪人為蓋,達常(車蓋柄)圍三寸,桯圍倍之,六寸。” 橫木:門桯。 碓等工具的杆子或短木。 桯 í 古同“楹”,廳堂前部的柱子。 筆畫數:; 部首:木;
網絡擴展解釋
“碓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傳統農具“碓”的組成部分。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碓桯”指支撐碓的木架結構,屬于碓的機械組成部分。碓本身是一種利用杠杆原理舂米的工具,由碓身(帶有石杵的杠杆)、碓桯(支撐木架)和石臼組成。
二、字義解析
- 碑(duì):指舂米工具,主體為木杠和石杵,通過腳踏驅動石杵上下運動。
- 桯(tīng):此處指橫木或杆狀支撐物,在碓中特指固定碓身轉軸的木架。
三、文獻例證
南唐詩人李建勳在《田家》詩中寫道:“犬吠隈籬落,雞飛上碓桯”,描繪了雞飛上碓桯的鄉村場景,印證了碓桯作為農具支撐結構的實際用途。
四、延伸說明
“桯”字在其他語境中也有不同含義:
- 作名詞:可指門框橫木(如“門桯”)、床前幾案,或車蓋柄的長木筒。
- 通假用法:讀yíng時通“楹”,指廳堂前部的柱子。
建議對古代農具感興趣者參考《農政全書》等典籍,或查閱博物館實物展示以深入了解其構造原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碓桯(duì tíng)是漢字的一個詞,意思是指研磨谷物的工具。它的拆分部首是"石"和"丁",共有10個筆畫。碓桯起源于古代農耕社會,用于研磨大米、小麥等谷物,是一種重要的農具。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相同,隻是筆畫順序可能略有差異。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碓桯的字形可能和現代有所差異,字形有時會發生變化。下面是一個例句:她用碓桯把大米研磨成細粉。組詞會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例如碓桯機、碓桯杆等。近義詞可能包括磨粉機、磨谷器等,反義詞可能包括飯店、磨坊等。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